一個老太解釋道:“我們家家戶戶都有至少兩個孩子,還有不少雞鴨養著。”
“村里的田地大部分都租給別人種植藥材了,基本上家家戶戶就留一兩畝地種糧食而已。”
“所以我們種的蔬菜都不多。”
“也就剛剛夠吃而已。蘿卜豌豆什么的,過完年就都吃完了。”
說著,還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真不是他們不勤快。
而是他們這些留守村子的老頭老太的年紀都比其他村子的老頭老太大許多。
再加上還要照看小的,有些上有八九十歲的父母,下面還有哇哇爬地的曾孫什么的,別說種地了,種根蔥都困難!
當然,這種情況是極少數。
但其他的基本上也好不到哪里去。
都是上有老下有小。
中間輩的年輕人就去打工賺錢。
留在村子里的,基本上都是外頭掃大街都不要的老年人。
不然,但凡是去城里還能掙點錢的,他們都不會放棄這掙錢的機會。
李青峰有些明白了,道:“難怪你們村還有大薊呢。”
“原來你們村不僅山地撂荒,而且村里的田地也基本上租出去了。”
他點著頭道,“沒事,那你們先回去看著自家孩子。”
“順便給這幾個年輕人還有鎮長準備點吃的。”
“有干凈衣服的,都送些過來。”
“好好好!”老頭老太們這才有了主心骨似的忙應下李師傅的話。
然后又各自回家去準備吃的跟干凈的衣服。
沒一會兒,去找藥材的村民也回來了。
因為他們村子的山地都撂荒了,所以各類藥材還挺多。
就連李青峰以為找不到的金毛狗都被找了不少回來。
李青峰一一看了藥材后,便趕緊給已經處理好傷口的鎮長上止血的金毛狗。
其實傷口的血液已經止了大半,這會兒用金毛狗一敷,就直接不流血了。
傷口周圍被擦洗干凈后,看起來也沒那么嚇人了。
李青峰用自己的神力混合了普通的山泉水,然后交給守著鎮長的年輕人,讓他時不時給鎮長喂點水。
自己則去將村民們帶回來的草藥進行藥膏制作。
定痛膏可以消腫止痛。
所需的藥材就是他說的木芙蓉的葉子、紫荊樹的樹皮一類。
將這些藥材跟水混合調煮成膏體后,可用于外敷。
另外還需要接骨膏。
接骨膏可以接骨、活血、止痛。
需要的藥材就是五加皮、地龍、乳香、沒藥、土鱉蟲、骨碎補等等這些。
將它們跟適量的蜂蜜混合調煮成膏后,可外敷。
在這期間,李青峰了解了更多有關于這個鎮長的事跡。
紅林鎮的這個鎮長叫做張鵠為。
鴻鵠之志的鵠。
為民請命的為。
據說他原本是省區的干部,但因為跟其他領導們格格不入,以至于一直被貶。
一路從省區貶到了紅林鎮這個山區當了小小的鎮長。
上任三年,為鎮上的百姓修過路,造過橋。
翻新過屋子,也救助過許許多多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以及留守兒童們。
他沒什么豐功偉績,但是踏實肯干,而且親力親為,所以在紅林鎮很得老百姓的愛戴。
只不過,這樣的人肯定是不會巴結上頭的人的。
所以上面也沒給紅林鎮這邊什么資源。
畢竟人家憑什么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