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自己種下去的作物在烈日下苦苦掙扎,但凡是個正常的莊稼人都會心疼得直抽抽。
所以,挑水澆灌不僅僅是莊稼人對作物的救贖,更是他們給自己的安慰。
李青峰四下看了看,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這邊的山基本上都是石頭山。
再加上藍家村相對比較落后的緣故,村里的家家戶戶都是吃水井里的水。
像綠水村那樣用水管從山中引水回家,甚至獨自占據一個泉眼的情況是完全沒有的。
給菜地澆水這事就更為復雜了。
綠水村只要依靠山里下來的水就能輕松完成澆灌。
也就是靠近白木村的那些田地因為要跟白木村共用水源一事引發過矛盾。
后來鷹嘴山能出水后,綠水村的村民們就再也沒有為莊稼用水的事情煩惱過。
兩相比較之下,這綠水村跟藍家村還真是差距很大。
李青峰想著這些,忍不住走到了小石頭山的高處。
舉目四下望去,只見在這晨光微露的小山村里,處處都是繁忙的山民。
夏日的到來雖然讓山民們褪去了厚重的衣裳,但同時也在他們心里裹上了濃郁的陰影。
大概是因為從前吃過太多苦,所以如今日子稍有好轉后,大家就分外的珍惜。
從前都是要等到作物很缺水了,眼看著快不行了,才會從百忙之中抽空挑水澆地的他們,如今卻是將挑水這項工作演變成了日常活動。
雖說他們的田地不是很多,但卻是幾乎將每一個藏著泥土的山旮旯都翻出來種上了作物。
先不說李青峰帶回來的那些多年生蔬菜,光是他們自己早先種下的作物也有不少。
比如常見的南瓜苗、紅薯葉、苦麥菜等等。
這些看似強壯的植物其實也是需要水的。
過分缺少水分會讓它們的生長陷入停滯。
為了讓這得來不易的好生活不退化,在這炊煙裊裊的靜謐清晨里,藍家村的村民們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為了挑水澆地而忙碌著。
他們伴隨著清涼的山風挑著水桶擔子顫顫巍巍的走在地埂邊上。
這些人里有白發蒼蒼的老人,也有肌肉結實的漢子。
還有孩童背著書包跟在挑水的大人身后。
大人挑水到了地里澆地時,他們就在地頭隨便找個位置坐下。
打開書包,翻開書本。
朗朗讀書聲由此響起。
等大人把地里的作物澆透了,他們才合上書本,又背起大大的書包跟在大人身后離開了地塊。
到了村道上,坐上大人的摩托車尾座,迎著風,向著陽,往遠在幾公里之外的學校出發。
山風吹亂了孩童們的頭發,卻怎么也吹不散他們堅毅的目光。
看著這一切,李青峰的目光也隨之堅定起來。
他要改變藍家村。
不僅僅是為藍家村的村民們帶來桃金娘的收益,他能做的還有很多!
回到家里,跟外婆以及兩個孩子叮囑幾句后,他又去找到了藍三旺。
首先他需要明確知道村民們不從山里拉水管引水入村的原因。
究竟是因為水管的價格昂貴,已經超出了村民們的腰包承受能力,還是因為其他?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