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年輕人撓著腦袋閉嘴了。
藍三旺解釋道:“王鎮長的情況大家也是知道的,說好聽點他是個鎮長,說難聽點其實就跟個跑腿的差不多。”
“雖然他可以給咱們派發器材,但他根本就使喚不了那大院里的人。”
“如果咱們只去年輕人的話,一旦遇上阻撓會很麻煩。”
“帶上幾個老人去就不一樣了。”
其他人瞬間秒懂,都說是該帶上老人去。
有人還打趣道:“沒有老人在場,咱們村還真是辦不成事!”
“可不是,上次阻止那個胖領導搞破壞也全是多虧了咱村里的老人。”
“哈哈,那這次去拉器材,也要看幾個叔們的表現了。”
原本因為年邁而覺得自己已經退出時代舞臺只能混吃等死的老人們一聽年輕人這么說,立馬就挺直了腰桿。
原來,他們也不是那么的一無是處!
原來,他們也是可以為這個村子的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的。
去拉器材的人員商定好后,又有人提出了新的問題。
“咱們光是拉器材回來也不行啊,還得弄個硬化的水泥地放這些器材不是?”
“這個簡單,我再讓人送些水泥沙子來就行了。”李青峰道。
眾人卻覺得這樣不妥。
藍三旺說:“青峰,村里的事不能總是讓你一個人出錢。”
“是啊,修水庫用了那么多的材料全是你花錢買的,這次就是鋪個水泥地板而已,大家湊一湊也花不了多少錢的。”
“誰說不是呢,青峰一開始還騙咱們說建造水庫買材料的錢頂多需要三五萬的,結果這一路搞下來,都花了十幾萬了。”
“沒錯,青峰,這次說什么也不能再讓你出錢了。”
見眾人執意不肯接受自己的資助,李青峰不好強求,就想出了一個辦法:
“開水渠的時候不是挖了不少石頭下來嗎?”
“我看那些石頭質地都很不錯,要不大家就用石頭鋪地吧。”
“我敢說,用石頭鋪出來的地板絕對比水泥地板還牢固。”
眾人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雖說修建水庫的堤壩也需要石頭,但它們藍家村什么都不多,就是石頭多。
所以,開鑿水渠產生的石塊是不用運回水庫那兒去的。
畢竟都是上坡路段,得耗費不少氣力。
與其運這些石頭回去水庫,不如直接從水庫周邊收集。
如此,開鑿水渠產生的石頭如今還晾在路邊呢。
聽青峰這么一提議,大家都紛紛說好。
于是藍三旺又點了幾個人專門用車子運石頭,從村尾運到村口的空地去。
他道:“明天事情可多了,大家今晚回去該好好睡覺就好好睡覺,別瞎折騰了。”
眾人聞哄笑。
既是笑藍三旺這句意味不明的話,又是笑他們村總算解決了大難題。
修建小水庫這事應該算得上是他們趕走楊家人后遇到的第一個大難題。
原本大家看到那胖子領導帶了那么多人進村,都以為修水庫的事情要就此作罷,甚至會被當官的用挖機破壞。
可沒想到,事情的發展竟是這樣的峰回路轉。
先是村里老人撒潑打滾攪黃了胖子領導的破壞計劃。
然后又是青峰找到關系為藍家村修建水庫一事打開了綠色通道。
這一樁樁的事,只讓村民們覺得簡直就跟看電視劇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