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還是小魚干燜苦筍。
五只手指粗的小魚干燜了整整有兩斤新鮮的筍芽。
曉月端著裝滿白米飯的碗,席地而坐,面前就擺放著裝有筍芽魚干的小鋁鍋。
因為鋁鍋比鐵鍋要輕一些,所以她這次進山先帶鋁鍋進來。
等把手頭的事情都做好了,再回去山洞中轉站將鐵鍋以及其他的一些物資分批次運來。
此時,看著鋁鍋內的筍子跟魚干,曉月內心煎熬得很。
想吃肉,但是又實在吃不下這道筍子燜魚干了!
已經連續吃了好幾天了!
真的吃不下了!
別說是筍子燜魚干,就算是鮑魚熊掌,天天這樣一天三頓的吃,也會把人吃吐啊!
于是,咬了咬筷子,最終還是將筷子往不銹鋼碗里拔拉。
筍子是一片沒吃。
最后就吃了那五只小魚干。
吃飽午飯后,曉月就趁著午休的時間將鍋碗瓢盆整理一番,還將昨晚換下來的衣服也洗一洗晾一晾。
忙完了這些家常瑣事,便又要開始干活了。
下午的工作是將筍子撕成條,然后再做一塊簡易的竹扁子,將撕成條的筍子晾曬到竹扁子上。
這些工作對從小被磋磨的曉月而不是什么難事。
不管是撕筍條還是編造竹扁子,對她來說都是家常便飯。
因此,約莫下午三點鐘的時候,她便將這些事情全都忙活好了。
筍子被她撕成了一條條的,晾曬在了新編的竹扁子上。
竹扁子就放置在幾塊西瓜大小的石頭上。
做好這些事情后,便又按照計劃,帶著蛇皮袋跟砍柴刀順著山道往下方走去。
下方就是先前砍竹子的苦竹林。
苦竹林的邊緣就是山澗。
山澗的一側是苦竹林,一側是山墻。
山墻是泥山墻。
按照道理來說,這樣靠水的山墻一般都會有山蟹出沒。
曉月到了苦竹林后,就順著山澗往下走。
越往下走,水流就越大。
山澗兩側的泥地也越發濕潤。
走了約莫十來分鐘后,終于看到了一個個猶如硬幣大小的泥洞。
曉月一喜,趕緊扔了蛇皮袋,用刀砍了一根木棍子。
把棍子一頭削尖,便趕緊抓著棍子去掏那些分布在山澗兩側的泥洞。
泥洞很多,一個又一個。
就像一張張會呼吸的小嘴巴似的,有些還咕嚕咕嚕的冒著水呢。
br>
看清楚這些泥洞后,曉月心里簡直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