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夏無累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
為了不給別人帶來太多麻煩,夏無累一直在努力自理。
以至于太過懂事,一直被村里人拿來與自家孩子對比。
“看看無累,剛會走就知道替家里撿柴火,你們還想著玩呢!”
“哎喲,無累怎么在幫忙洗菜啊,你這孩子,怎么能讓比你小的孩子干活呢!”
“早知道當初就把無累接到家里來咯。”
雖然其中不乏打趣之意,但過剩的贊譽也讓夏無累成了村里孩子們的眼中之敵。
或大或小的孩子都不樂意跟夏無累玩,導致她一直形單影只,在各個家中游走。
幸好夏無累身軀里是成熟的靈魂,并不在意小孩子們幼稚的孤立。
她只想快點長大,好離開寧靜的小村子,去探索這個副本,尋找通關的機會。
她現在沒辦法自己換取食物,只能靠著村里人幫忙,這也意味著在她能自己賺錢之前,她沒辦法離開這里。
在田里幫忙除草的夏無累停了下來,有些納悶。
自己以前好像不怕餓著啊。
好像,忘了什么很重要的東西。
夏無累知道自己跟其他小孩不一樣,但真的要她說出哪里不一樣,她又有些啞然。
再看了看自己的小手,心里驀地升起些不甘。
她才六歲,在其他小孩玩樂的時候,自己就要幫忙干活了。
可是不乖的話,得不到大人的偏寵,她就要餓死了。
成熟與稚氣在身體里爭斗,讓夏無累有些割裂。
夏無累嘆了口氣,認命地拔起雜草來。
旁邊的嬸子指著她笑道:“娃兒你才六歲,既會除草又會插秧苗,誰教你?”
夏無累愣住。
她低頭看了看手上綠色的秧苗,也有些困惑。
來到這里之后,確實沒人教過自己這些。是自己一直覺得要回報村民,所以自發性的幫忙。
夏無累歪著腦袋想了想。
“可能是看叔叔嬸嬸們在做,所以就學會了吧。”
“哎喲,俺們無累可真聰明!”
嬸子笑得滿臉褶子,捏了捏夏無累的小臉。
“走,中午去嬸子家吃飯去!”
自從夏無累懂事后,村民們不再執行輪流制照顧她。因為她夠乖巧,也會主動幫大人的忙,大家都樂意喊她去自己家吃飯。
而等她到了啟蒙年紀的時候,便跟在朱老身邊,看他屋子里的書。
朱老即便沒法考秀才,也十分愛惜原有的書籍。在有了夏無累之后,朱老便坐了一張小板凳,給夏無累講志怪故事。
村里小孩們都喜歡聽這種故事,可小小的夏無累似乎沒有多大興趣,更像單純來給朱老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