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行程,他們沿著水明鄉周圍的六個鄉鎮走一圈,最后一站是水明鄉。
看得出來,金勝想法和他一樣,要想發展全縣經濟起飛,就從水明鄉開始動刀。
路上,金勝和厲元朗聊天,句句話不離他的整體構思,看著他熬紅的雙眼,厲元朗一陣心酸,有這么好的一位一心為民的好干部,好縣長,真是甘平縣的大幸,也是老百姓的大幸。
第一站,他們到的是古銅鎮,相比于水明鄉,古銅鎮條件要好上一些,有許多二層三層甚至四層小樓,道路相對平整,除了主路是水泥路,輔路也是。規劃齊整,綠樹掩映,花香似錦,心曠神怡。
可是一過了鎮子,情況大為不同。道路坑坑洼洼,路兩邊村子草房成片,破破爛爛,有不少草房的房梁出現塌腰狀況,可還有人居住。
金勝眉頭緊皺,讓司機靠路邊停車,和厲元朗還有秘書小王一起,他背著手邊走邊看,他以前也經常下鄉,對這一帶有所了解,只是這么久過去,依然沒有改變,心情難免沉重。
正好對面走來一個扛鋤頭的老農民,金勝主動上前搭腔,遞給老人家一支煙,問他這里是不是叫松山嶺村?
老者上下打量著金勝以及厲元朗他們,好奇問:“對的,你們是不是城里來的干部?”
金勝笑呵呵反問:“您老人家怎么認為我們是干部?”
“你看你們穿得這么干凈,還穿著皮鞋,而且你給我的煙十幾塊錢一盒,我們支書和村主任都抽這個牌子,不是干部還能是什么。”
老者的話質樸實在,的確,在這里看到的人,沒有一個像他們三個這樣,溜光水滑。走的時候忘記打扮了,穿普通一些,怎么也得接地氣,別讓人有鶴立雞群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