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隨著李云迪的左手落在鋼琴的低音區,一聲帶著金屬聲的渾厚低音響起。全文字閱讀.原本帶著一絲優雅的斯坦威,隨著這聲通透的和弦,被蒙上了一絲**的色彩。
隨即,升c小調那略帶神秘的分解和弦,如同黑暗中的河流般,隨著李云迪在琴鍵上輕輕游動的左手漸漸涌出。
肖邦遺作,op66,幻想即興曲!
肖邦一生,一共創作了四即興曲,然而,最為世人所熟悉的一作品,則是他創作于183年的這標題為“幻想”的即興曲。說起這段即興曲,還有著一小段故事。據說,肖邦在創作完這“幻想”即興曲后,認為這樂曲的主旋律與法國作曲家莫舍列斯的一即興曲的主題有些相似,因此作為了免遭非議而拒絕在生前出版,因此直到他去世之后,這動聽的曲子才在樂譜夾內被后人現。然而諸多的樂評家們卻都認為,這樂曲的內容遠比莫舍列斯的那一曲豐富得多,結構也嚴謹得多,而由這一段小故事也可以看出,肖邦對于藝術創作的嚴謹態度。
這“幻想即興曲”,也被樂迷們認為是肖邦的四即興曲中,最為優美的一。
靜靜涌動的琶音過后,是隨之而來的主主旋律。
同左手的安靜不同,當李云迪的右手接觸到琴鍵的那剎那,便立即帶起了一串極度快地、如同急促的雨點聲的旋律。帶著一種回旋往復的節奏,這段極富幽靜色彩的旋律以一種回旋般的形式,迅地從溫暖的中音區向華麗的高音區涌去。
李云迪右手修長的五根手指,第三關節同琴鍵垂直成一個標準地九十度,敏捷地抬指,放指,每個音符連接的過程,都是那么流暢自如,力度的傳遞毫無一絲生澀。使得這段如同回旋曲般的旋律,散著一股晶瑩剔透的氣質。
而隨著旋律走到最高點,那一向十分規整的句法,卻突然間變得一片灑然,右手地五指,如同天女散花般的從琴鍵上急轉直下。帶起一片如同飛濺的水滴般的音流。
隨即,音樂轉入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旋律,左手輕輕的伴奏,如同極遠的夜晚的海面上泛著的燈塔地光,而右手快的十六分音符之中,卻隱含著一段如同鐘聲般的旋律,使得音樂在快流動地過程中,仍然帶著強烈的線條感。
無論是剛剛的那練習曲,還是此刻的這幻想即興曲。在李云迪的指下,都顯得那么自然而純熟。舞臺后方的大屏幕上,演奏中的李云迪臉上的表情悠然、閑適。即時是在高的音樂流動中,他也僅僅是偶爾低下頭看上一眼正在演奏地雙手,大多數的時間,眼睛卻是微閉著或是看向前方,雙眼中泛著靈動的光彩。
隨著一段雙手快下行地華彩。樂曲轉入了一段慢而優美地主題。如歌般地旋律在大調上響起。帶著一絲溫暖地感覺。如同清晨映著朝陽地露珠般。滿含著水潤晶瑩地光澤。
而李云迪地雙手。也如同伏在琴鍵上一般。不像剛才那般僅僅用指尖觸鍵。而換用了可以獲得更加溫暖音色地指肚。這段如歌般地旋律。帶著一絲夢幻般地色彩。倒有幾份6維在即興演奏環節中彈奏地那段白日夢地感覺。但很顯然。同白日夢相比。這段音樂多出了許多古典元素。卻沒有那音樂中清新地現代風格。
這段慢地主題過后。音樂再現了第一主題。快流動地旋律。仍然帶著一絲夢幻般地色彩。然而。在臨近結束地部分。左手卻出現了與主題調性不同地一段旋律。寧靜、溫暖。像是在滿眼地蔚藍中投下地那一抹金黃。
而此刻地李云迪。卻微微地仰著頭。嘴唇微微地張開著。像是在無意識地說著什么。眼睛卻看著斜上方。像是在迎接這一抹溫暖地金黃。
而琴聲。漸漸地遠了。淡了。終至于消失。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一曲“幻想即興曲”。李云迪完全展示出了他那對于肖邦作品地強把握能力。面對著這樣精彩地演奏。就連一眾評委。也不自覺地送上了自己地掌聲。
“太強了!”,這幾乎是休息室里的其他選手們心里同時掠過的感覺。在預賽和復賽中,李云迪所展現出來的實力,就已經十分強悍了,然而聽了剛剛的這“幻想即興曲”之后,人們才知道他居然還保留了實力。如果不是眾人們都有著相當的實力,恐怕就憑著李云迪的這一曲子,便會讓他們喪失繼續比賽下去的勇氣。
而此刻,在預賽和復賽中被淘汰下來,卻沒有馬上離開,而是選擇繼續留下看比賽的選手們,看到李云迪這樣強大的表現,臉上也都露出了心悅誠服的表情,而先前的有關中國選手進決賽是因為被照顧的傳,也隨著李云迪的這曲子,得到了有力的回擊。這樣的水平,不要說進決賽,就是劍指冠軍,也不會有人再懷疑什么。
而接下來的即興創作和音樂知識,李云迪的表現雖然說不上什么驚艷,但同樣完成得十分出色。
看到一眾評委們臉上贊許的神色,眾多樂迷們也都隱隱地猜到了李云迪的分數,大概在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如果估計得不錯,肯定又將是一個極恐怖的高分,說不定今晚的冠軍,就將落在這個瘦瘦的年輕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