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此刻也轉過身來,面對著臺下的觀眾,揮動著手中的指揮棒,帶動著觀眾們的拍手。
數千人的拍手聲整齊劃一,和著雄壯的第一主題,那熱烈的氣氛甚至要將整個音樂廳的屋頂掀了起來。
當重復第一主題的最后一小節結束,舒曼猛然轉身,指揮棒高高揚起,停在了最強音的位置上!
而與此同時,樂團的弦樂組、木管樂組、銅管樂組和打擊樂組同時爆出了最強的音響,奏出了一個輝煌的經過句!
全場觀眾的拍手聲,適時地停止,就如同有人指揮一般!
隨即,長笛吹奏出了輕柔的第二主題,和第一主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帶有鮮明的吉普賽風格的音樂,節奏清晰流暢又富有跳躍感,讓人在剛剛的激動情緒中解脫了出來,整個人都如同跟著這音樂變得輕快起來。
第一主題復又響起,觀眾們熱情的掌聲也隨之而起,和這樂曲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說起來,這個觀眾們用掌聲和節拍的習慣,還是緣自1987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當最后的《拉德茨基進行曲》歡快的旋律在金色大廳響起時,已是82年高齡的著名指揮家卡拉揚,在這次音樂會上儼然一個指揮皇帝的風范,所有聽眾情不自禁地應和著節拍鼓掌。這時赫伯特馮卡拉揚很有想象力地轉過身來,示意觀眾隨著音樂的強弱和節奏來鼓掌,而這次演奏會也是樂迷們認為最為完美的新年音樂會。從此以后,每當音樂會最后的《拉德茨基進行曲》響起時,這個音樂家與聽眾水乳交融的鼓掌場面就成為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保留節目。
同時,幾乎所有知名交響樂團的新年音樂會,都將這個節目做為了必演曲目。
在一陣歡快熱烈的音樂中,舒曼以一個干凈果斷的休止結束了《拉德茨基進行曲》,在全場如同雷鳴般的掌聲中,舒曼以手勢示意樂團全體起立,隨即轉身向觀眾們鞠躬示意。這是每演奏完一曲目之后,交響樂團必要的禮節,隨著樂手們的鞠躬,觀眾們的掌聲愈加熱烈了。
“嘩~~”,本就熱烈無比的掌聲,隨著一個人快步走上舞臺,再度提高了一個等次,同時掌聲中還夾雜著不少女生的尖叫。
一身黑色晚禮的朗朗,臉上洋溢著爽朗的笑容,向著舒曼走去。
看著滿場觀眾們熱情的反應,6維不禁感慨著歷史的軌跡仍然一如既往的精準。在自己回國參加迎接澳門回歸的晚會的時候,一件足以改變朗朗一生和世界樂壇走向的大事,也同時生了。
半個月前,芝加哥拉文尼亞音樂節明星演奏會上,鋼琴家安德魯茲突然因為身體不適而無法出席,結果這個替補的名額落到了朗朗的頭上。音樂節上,朗朗與芝加哥交響樂團成功合作了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當最后一個音符演奏完畢,聽眾全體起立歡呼,如雷般的掌聲經久不息!這場成功的臨時替代演出,被美國三大報紙之一的《芝加哥論壇報》極度贊賞,贊揚“郎朗是世界上最偉大、最令人激動的鋼琴天才”!而這場演出,也成為了朗朗走上世界樂壇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這兩周內,朗朗已然參加了四場音樂會,無一不是與美國頂尖交響樂團的合作,其中包括一場在美國卡內基音樂大廳中與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的演出,陽光俊朗的外形,**四射的演奏,使得朗朗人氣爆棚,一舉成為近期鋼琴界最炙手可熱的級明星!
親切地同舒曼握完手,同觀眾們鞠躬示意后,朗朗隨即坐到了斯坦威前,雙手落到琴鍵上的剎那,一陣華麗奔放的音流瞬間從指尖流瀉!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