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妮修長的右手優雅地持弓,輕輕地搭在g弦上時,觀眾一改之前的喧鬧,頓時靜了許多,做好演奏準備的雪妮,整個人的氣質都仿佛生了變化,如同一尊音樂女神。風云閱.人們靜靜地等待著,期待著聆聽這位公主的演奏。
轉身向著側后方的格拉夫曼看了一眼,后輕輕地沖她點了點頭。
雪白的皓腕猛地向下一拉,一個充滿了彈性和張力的動作讓眾人的精神為之一振,似乎很難想象這樣充滿力量的動作,居然是一個柔弱的女子做出來的。
雪妮的整條手臂,如同一條充滿了彈性的弓一般,有力地帶動著弓弦在小提琴的四根琴弦上劃過,一陣充滿了彈性光澤的樂句伴隨著那充滿了力量感的演奏動作,噴薄而出!
帕格尼尼小提琴曲——《鐘》!
這被稱為世界上最難演奏的小提琴曲之一的作品,曾經讓無數的小提琴家望而興嘆,那高的技巧和令人難以置信的度,堪稱是小提琴作品中的神作!傳說中,帕格尼尼曾經把靈魂賣給了魔鬼,曾經有人說他把琴弓放在弦上將要拉奏的那一剎那,火花四射……不管這些傳聞的真實性有多少,但帕格尼尼的確在當時形成了一股“帕格尼尼”旋風,他的每一小提琴作品,也被奉為小提琴曲中當之無愧的經典!
雪妮無是一位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雖然在場地大多數觀眾并沒有多高地嚴肅音樂方面的素養,不過這級炫技且節奏感極強的小提琴曲,還是在第一時間內征服了他們的眼睛和耳朵。看著大屏幕中放出的雪妮的手部特定,那左手的四根手指所做出地無比繁復的動作,強烈地刺激著每一個人的視覺,就算忽略掉音樂,單純看著這如同幻影般的急劇手指動作,都絕對是一種難得地享受。更何況,那音樂甚至如同有著魔力一般,牢牢地抓住了每個人的心靈。此刻,人們已然忘記了剛剛聽到她公主身份那一刻地驚訝,剩下的,只是美妙的音樂!
帕格尼尼大都演奏自己的作品,但有很多他的曲子在他生前很少被出版,一些小提琴家認為這是因為他所譜寫的作品技巧十分艱深困難,一般小提琴演奏家不敢輕易嘗試,致使他地曲子流失了很多。這雖然是一種猜測,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帕格尼尼在小提琴領域里獨一無二的地位。
而今天,雪妮在舞臺上,也用實際行動證實了這一點。無論是對古典音樂了解與否,此時此刻,在場地觀眾們都被這偉大的音樂所感染了,以至于他們連身邊忽然多了一些生面孔都沒有現。
格拉夫曼地鋼琴伴奏力度掌握得無可挑剔,既恰到好處地襯托了雪妮的琴聲,同時又不顯得喧賓奪主,那雙手輕靈地在琴鍵上跳動,帶著獨特地節奏,顯出無窮的活力,絲毫看不出那是一雙年過半百的老人的手。無論是徐是急,雙手始終保持著完美的手型,將學院派的精髓體現得淋漓盡致!
6維是現場極少數注意到格拉夫曼演奏地人。看了一會兒。6維驚訝地現。格拉夫曼地演奏。很多情況下竟然和自己心中想象地完全一樣。無論是技術細節地處理上。還是力度地運用上。
看到這里。6維地心里浮現出了一個詞語。“殊途同歸”。看來。無論是學院派還是師范派。到了真正領悟到鋼琴演奏地真諦地那個程度。已經沒有什么區別了。什么手型。技術要領。說到底。都是為了更準確、迅地在鋼琴上表達樂曲。
再欣賞了一會兒雪妮地演奏。6維也忍不住贊嘆了起來。雖然沒有專門學習過小提琴。不過鋼琴版地《鐘》。也就是李斯特改編地版本。他是演奏過地。雖然李斯特曾經稱要在技巧上過帕格尼尼。但此刻看著雪妮地演奏。6維知道。李斯特當時地說法有些過其實了。雖然鋼琴版地《鐘》很難。但這原汁原味地小提琴版地《鐘》同樣是炫技地巔峰。如果真要分出個高低地話。6維也只能說“平分秋色”!
雪妮地演奏干凈、利落。絲毫不見一絲勉強。這高難度地曲子被她詮得很完美。即使以6維這種專業人士地眼光看。也挑不出任何地毛病。一直以來。6維印象里地小提琴作品都是十分柔美。抒情地。可今天雪妮地演奏。卻完全顛覆了他之前地這種認識!看著那剛勁而富有**地演奏。6維覺得連她這個人都變得不一樣了。
樂果然可以改變一個人地氣質。
一段熱烈歡快地舞曲風格地旋律響起。預示著這《鐘》地演奏已經接近了尾聲。格拉夫曼地伴奏也全部換成了大力度地雙手和弦。鋼琴地音響變得澎湃起來!
雪妮持弓的右手拋弓的弧度越來越大,琴的力度也隨之加大,右手在琴板上繁復地變換著把位,旋律變得越來越鏗鏘,最后,在鋼琴的震音中,旋律在主和弦上響起了重復的重音。
而同時,舞臺的周圍,隨著雪妮的這幾個重復的重音,突然噴起了數十道炫目的冷焰火,映照得整個晚會現場亮如白晝!
隨著這陣焰火,人群中響起了巨大的歡呼聲!
雪白的皓腕一抖,一個干脆利落、充滿了力量感的收弓結束了全曲,而伴隨著這個結束音,一陣比剛才更華麗的焰火沖天而起!
如潮般的歡呼聲響徹全場,雪妮富有**的演奏,徹底引爆了現場的氣氛,現場的人群激動的情緒仿佛到了,人們又開始不由自主地向臺上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