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豪斯曾經試過一次連續練習八個小時,當然,那只是偶爾一次,想要自己的體力極限在哪里,結果,那一次巴克豪斯累到手指抽筋,渾身汗如雨下,如同虛脫了一般。在那之后的整整三天,巴克豪斯都沒有看過鋼琴,心里簡直都有一種恐懼感了。
如果巴克豪斯知道。陸維曾經在一年的時間內,每天練琴都不低于十。熱怕他會力玄瘋掉!的確。在體力,那此普麗的馮”一作。的確不能和陸維這個盯比。
那些所有拿到節目單的鋼琴家和樂迷們,也都在用著一種不可思議的目光看著陸維,他們和巴克豪斯一樣,都認為這個鋼琴家有些不太正常,因為,但凡正常一點小的鋼琴家,都不會在自己的音樂會上排出這樣的節目單。
“這家伙會吃苦頭的。”彈了彈手里的節目單,瓦洛多斯輕笑著說道。
“呵呵,也沒準他真的能做到。連續演奏十個小時,如果拼一拼,也應該能做到。”基辛想了想說道。
“不過,那應該是練習,并不是演出!練習是有針對性的,機械一點也沒關系,可演出不同,那些曲子可不是練習曲!”瓦洛多斯反駁道。
“不管怎么樣,再說吧,這個家伙總是能帶給人一些意外。
基辛說著,目光開始投向了舞自,那里,陸維已經開始了演奏。
在全場萬余名觀眾、媒體、鋼琴家的注目下,陸維開始了這看似瘋狂的音樂會。
十指輕快地在琴鍵上起伏,一連串流暢歡快的音樂從鋼琴上流淌出來。這是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第一號作品,里面洋溢著一種歡快開朗的情緒。大多數都是由流暢的音階和琶音組成,聽上去音樂情緒十分歡。
前面的幾首作品,都是貝多芬早期的東西。那時的貝多芬,還沒有受到失戀和耳聾的打擊,對生活的描寫多半充滿了樂觀、積極向上的情緒,但這一時期的音樂作品內涵并不十分深刻。那些貝多芬迷們對于這些曲子的興趣并不高。
不過顯然。陸維的演奏相當出色,這些曲子在技術上并不能對陸維造成困擾,但難的是將這些曲子演奏得情趣十足。看著陸維的手指在藝術之光上的每一次起落,都仿佛帶著一種情緒,那些鋼琴家動容了。“有準備的觸鍵”這,每個鋼琴家都懂,但要做到像陸維這樣。每一個鍵落下去都集束感十足,他們自問精力上根本做不到。
集束感,這又是一個很玄的術語。一般來說,以鋼琴的發音原理,手指觸下一個鍵之后,槌頭在連桿的作用下向前擊出,擊打在鋼弦上發出聲音,這個動作只和力度大小有關。但鋼琴家們卻可以聽出,有準備的觸鍵和沒準備的觸鍵之間的區別。即使是以同樣力度去彈奏同一個琴鍵,有準備的和無準備的觸鍵截然不同,有準備的聽上去能夠給人以飽滿、結實、通透、集束等等多種正面的感覺,聽著十分舒服。而無準備的觸鍵,則給人暗啞、無光澤、松散等等多種負面的感覺,如果通篇都是由無準備的觸鍵組成,那曲子聽上去是相當糟糕的。許多鋼琴家教育學生要用“心”去彈琴,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只不過知易行難,能夠真正做到的人,一百萬個里面也沒有幾個。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沒有人注意到時間的流逝,陸維對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演奏實在是太經典、太完美了!在座的沒有外行,他們都被那種強烈的感染力所深深迷住,每一段動機,每一條和弦,都讓他們擊節不已,聽得如醉如癡!
已經是第八鋼琴奏鳴冉了!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半小時。在這期間,沒有一次掌聲響起。事實上。陸維也沒有給觀眾鼓掌的時間。每一個樂章之間停留不超過五秒,每兩首曲子之前停留不超過十秒小這是精確的演奏停頓,其間沒有絲毫其他停留。
事實上,觀眾們也的確忘記了鼓掌,這兩個半小時的經歷對于他們來說,實在是太為過癮!往往是一首曲子還沒有回味完畢,另一首曲子已經響了起來。
對于那些貝多芬迷們來說,這更是一頓根本不敢想象的精神大餐!那一首首經典之作,如此完美地一次性呈現在他們面前,他們簡直幸福地快暈過去了!
第八鋼琴奏鳴曲一《悲恰》!
聲沉重的和弦,立亥讓音樂廳里的氣氛變得嚴肅、冷峻!
從這首曲子開始,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開始進入了中早期時代,越來越多現實給予他的痛苦,促使它對社會、對人生更多地思考,作品也變得越來越充滿矛盾與戲劇化的沖突,帶上了明顯的貝多芬式風格!
這也正是貝多芬的樂迷們最喜歡的一個時代的作品!聽著那聲熟悉的和弦,所有人精神一振,兩個多小時的傾聽似乎沒有帶給他們一絲的疲勞,每個人的眼睛睜得更大了!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