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銳利的目光更深地探向江昭陽,試圖從那張棱角分明的臉上,捕捉到一絲偽裝的痕跡。
“為什么?”
白剛的聲音低沉下去,帶著一種近乎逼問的探究。
他需要一個解釋,一個能支撐起這個石破天驚的“不正常”的理由。
他需要知道,眼前這個年輕人,究竟是洞若觀火,還是另有所圖?
“我可能讓大部分人滿意,不可能讓絕大部分人滿意。”
江昭陽的回答依舊簡潔,卻像一把精準的手術刀,剖開了“一致好評”的虛幻表象。
他的語氣平靜,甚至帶著一絲坦誠的無奈。
“大部分”和“絕大部分”,這兩個詞的微妙區別,被他清晰地指了出來。
他直視著白剛,眼神清澈而堅定。“做工作,總會觸及不同人的利益。”
“總會有人不理解,或者不贊同。”
“我自問盡力而為,問心無愧,但要說能讓所有人都滿意,沒有一絲缺點,這不現實,也不符合常理。”
他頓了頓,似乎在斟酌用詞,“尤其是在一些觸及深層矛盾的工作上……每一步推進,都伴隨著不同的聲音。”
“說我工作有魄力,但也有人說我太激進;說我原則性強,但也有人背后說我太死板、不懂變通。這才是真實的情況。”
他的話語里沒有抱怨,只是在陳述一個他深信不疑的事實:一個真正做事的人,不可能沒有爭議,不可能沒有缺點被不同立場的人看到。
“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白剛的追問緊接而至,像是不給江昭陽任何喘息和思考的余地。
他身體前傾的幅度更大了些,目光灼灼,如同探照燈般聚焦在江昭陽的臉上。
江昭陽的回答雖然解釋了“不正常”的原因。
卻引出了一個更核心、更令人不安的疑問:既然你江昭陽都清楚自己不可能完美無缺,那為什么在場所有參與談話和投票的黨委成員,會異口同聲地為你編織出一件毫無瑕疵的“金縷玉衣”?
這集體性的沉默和一致,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
是出于某種壓力?
還是達成了某種不而喻的默契?
抑或是……他們對組織考察本身的態度,出現了某種偏差?
白剛必須撬開這個謎團,這關系到這次考察的根基是否可靠,更關系到市委最終決策所依據信息的真實性。
“白部長,我也納悶。”
江昭陽的眉頭第一次微微蹙了起來,坦率的目光中流露出真實的困惑。
他搖了搖頭,肩膀似乎幾不可察地松懈了一絲,不再是那種緊繃的、隨時準備戰斗的姿態,反而顯出一種面對巨大謎團時的誠懇與不解。
“說實話,看到這樣的結果,我比您更意外。”
“我知道大家對我工作總體是支持的,但如此……如此一致地只說優點,回避任何可能的不足,甚至是一些善意的提醒和批評都沒有……這。”
他停頓了一下,似乎在尋找最準確的表達,“這不太像我們平時開會討論問題的氛圍。”
“我也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
他的眼神坦蕩地迎向白剛審視的目光,沒有躲閃,只有一種身處漩渦中心卻看不清水流的迷茫。
這句“我也納悶”,像一塊投入深潭的石子,讓白剛心中那關于“集體默契”或“無形壓力”的猜測,變得更加復雜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