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彌漫著雨后初晴的清新,也帶著一絲秋日的沉靜。
孫維城剛剛結束一個關于城市更新的會議,揉了揉有些發緊的眉心,目光落在桌角那份等待批復的文件上。
就在此時,梁炯明步履沉穩地走了進來,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如釋重負的鄭重。
“孫市長,”他聲音不高,卻清晰地穿透了辦公室的寂靜,“江昭陽的調查結果出來了。”
他將一個封皮印著“機密”字樣的檔案袋放在孫維城面前,袋子上清晰地印著標題:《關于江昭陽同志履職及地方群眾、干部反饋情況的調查報告》。
孫維城過檔案袋,動作沉穩地解開纏繞的細線,取出報告。
他沒有急于翻動,而是沉聲道:“坐。”
然后才低下頭,開始逐頁仔細翻閱。
辦公室里只剩下紙張翻動的輕微沙沙聲。
孫維城看得很慢,眉頭時而微蹙,時而又舒展開。
隨著閱讀深入,他臉上的凝重逐漸被一種深思和確認所取代。
報告中的數據清晰、事例詳實,與他記憶中了解的那個實干、勤勉的江昭陽形象逐漸重合。
終于,他的目光停留在報告中的核心數據頁上,手指在幾行數字上劃過,抬起頭,帶著明顯的驚訝問道:“百分之八十之上的支持率?”
這個數字與之前那份幾乎“百分之百好評”的報告形成了明顯對比。
“嗯,”梁炯明微微頷首,語氣篤定,“經過派出人員秘密而詳盡的調查走訪,這個支持率是客觀真實的。”
“比起那份‘百分之百好評’的報告,這個結論顯然更符合實際。”他特意強調了“秘密”、“詳盡”和“客觀真實”。
孫維城的指尖在報告上輕輕敲擊著,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看來,上次那份所謂的結論,”他停頓了一下,語氣加重,“根本不是反映了什么群眾的真實意愿,而是確確實實有人在后面推波助瀾,故意為之!”
“目的,就是阻止江昭陽進入提名程序。”
“是的,孫市長,我也是這個判斷。”梁炯明語氣肯定,“從時間點的巧合,到反饋樣本選擇的刻意偏頗,再到內容上的極端傾向性,都指向了人為操控。”
“其動機,顯然就是為了在我們即將提交常委會討論的關鍵時刻,投下這顆‘否決炸彈’。”
孫維城放下報告,身體微微向后靠在寬大的椅背上,發出一聲幾不可聞的輕嘆,目光投向窗外。
秋風吹拂著樹葉,沙沙作響。“是啊,他們的目的確實達到了。”
他像是在對梁炯明說,又像是在自自語,“那份報告成功阻斷了我們按計劃推進江昭陽提拔進入市委常委會正式審議的流程,讓我們不得不按下暫停鍵。”
“若非如此,此刻江昭陽同志的任命也許已經在常委會討論通過了。”
他的手指無意識地在光滑的桌面上摩挲著,話鋒倏然一轉,帶著一絲審視的銳利和運籌帷幄的沉穩,“然而,他們大概沒有料到,我們會這么執著,會采取這么低調但徹底的后續行動。”
“他們忘了,在真實的力量面前,再精巧的假象也必然千瘡百孔。”
他的嘴角掠過一絲冷峻的笑意,“他們忽略了我們會繞開正常渠道,進行更深入、更隱蔽的調查。”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