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師,袁老師。”
到臺上后,他先向兩位團委老師問好,然后對周翰墨跟方威微微頷首。
二人笑容滿面地回應。
領頭的八字胡男教師輕輕一點頭:“坐。”
王小北于是坐在了最邊上的位子。
崔宏盛環視臺下眾人,理了理思緒,淡淡開口:“今天是高二年級的共青團發展大會,經校委會研究,決定以群眾……”
一番演講后,核心思想無非是遵循老一套的推選方式。
連老師們都有投票權呢。
可問題來了,老師就倆,加上青年團委的幾個,人數寥寥。
也就是說,這會議室里坐著的人,握有決定權。
臺下人一聽立馬炸開了鍋,議論聲此起彼伏。
臺上領導見狀,也沒攔著。
“小北,你對今天這事兒有什么看法?”
思索之際,方威湊過來,壓低聲音問。
王小北猛地回過神,一臉疑惑:“看法?啥看法?”
“這發展大會啊。大院子弟那套搞法,咱這些正常進青年團的路子可就窄了,再這么下去,大院聲音就成了唯一標準。”
王小北聞,抬眼瞅了瞅方威。
知道方威啥意思。
今天,底下人的意見很關鍵,而他們三個的意見,更是重中之重。
畢竟,最后拍板的還是他們仨。
不過,前提是他們的提議得站得住腳。
方威的想法很明顯,就是希望無論是普通家庭、知識分子家庭,還是富人家的孩子,都能有機會參與進來。
王小北輕嘆一聲,看來這次發展大會,學生們已經自發分成了陣營。
正想說話,崔宏盛道:“咱們也是邊走邊看,接下來,讓周翰墨同學簡要介紹下,我們這批青年團預備人選的名單和相關情況。”
眾人立刻安靜下來。
周翰墨見狀,清了清嗓子,手里拿著名單,慢悠悠地說起來。
“同學們,靜靜。”
確認大家都安靜后,他接著道:“為了更好地推動青年團的發展,規范程序,確保質量,保持跟增強青年團的政治性……”
他翻開早已經準備好的稿子,開始照本宣科。
念完例行的開場白,他又接著說:“目前還處于初步篩選階段,為節省時間,我直接念學生情況,大家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詳細的復審留待后續……”
“杜睿聰,十九歲,成績中等,父親四五年抗……現在表決,同意請舉手。”
話音剛落,大院子弟們整齊劃一地舉起了手。
畢竟,杜睿聰就是大院子弟。
眾人面面相覷,有些還沒反應過來的也跟著舉手,絕大多數都是贊同的。
周翰墨數了數,宣布:“六十七票同意,超過半數,杜睿聰暫時通過。”
“下一位,馮元青,十七歲,成績優秀,團結同學,積極向上,父親經營西四條面館,積極支持公私合營……請大家投票。”
死一般的寂靜!
裴宇航他們這一撥,只有少數人投了同意票,多數人手都沒抬。
這時,有些人品出了門道。
以往,只要沒啥大問題,基本都會通過。
畢竟能上發展大會的,都是過了初篩的。
人數其實不多,一個班就三四個人。
全加起來,也就二十來個。
周翰墨默默數著,隨后出聲宣布:“四十七票贊同,超過半數,初次通過。”
接下來輪到的,又是有大院背景雷修文。
經歷之前的風波,柯秋露等人都很清楚。
這分明是不想讓大院外的人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