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高級待遇”在當時可是不多見的。
自行車,在那時算得上是奢侈品,很多人結婚時才勉強置辦得起。
袁國慶這樣的大院子弟,高中時期便已經擁有。
班里擁有自行車的同學屈指可數,袁國慶、趙景龍、雷霏,還有轉學的焦如萱,其他人則沒有。
就連家境不錯的裴宇航也不例外。
隨著自行車不再憑票購買,民間嫁娶的彩禮清單上也開始出現了自行車的身影,盡管多數家庭還在為置辦“72條腿”努力。
“我也去,我也要買一本,不能讓他們小瞧咱。”
柯秋露在一旁撅著嘴表態。
王小北笑著點頭。
……
下午第二節課鈴一響,班里許多同學便迫不及待地往外涌。
不只他們班,其他班級亦是如此,甚至有人第一節下課就溜了出去。
步行的,騎車的,各顯神通。
王小北騎上車,和柯秋露、袁國慶幾個同學一道出了校門。
內城區的新華書店僅兩家。
東城區那家在王府井,西城區的位于西單北大街。
兩店遙遙相對,王府井那家規模更大些。
至于外城區的新華書店總店,占地30多畝,還附帶一個大型倉庫。
從他家走過去不過一刻鐘路程。
位于阜成門外,非常便宜。
一伙人抵達書店跟前,無不瞠目結舌。
說是摩肩接踵,也不算夸張。
店門已經被洶涌的人潮堵得嚴嚴實實,主力軍多是青春洋溢的學生。
“這可咋辦?換個地兒吧,說不定總店人能少些?”
袁國慶望著眼前的景象,轉頭向王小北征詢意見。
王小北想了想,頷首道:“好,那就去總店碰碰運氣吧,那邊怕是也有很多人。”
不提王府井,自不必喻。
那可是城中的心臟地帶,早年更有“書海之首”的美譽。
聲望遠超西單,引得更多人流連忘返。
人只會更多。
三人一聽,二話不說,蹬上車調頭直奔阜成門而去。
一刻鐘后,眾人抵達總店。
依舊是人頭攢動,不過因為空間較寬敞,顯得沒有那么擁擠。
面對這陣仗,除了硬著頭皮擠進去,別無他法。
停好車子,三人一擁而入,匯入了人潮之中。
里面嘈雜非凡。
“同志,來一本平裝的……”
“我要一本精裝版的……”
銷售人員汗如雨下,忙著收錢找書。
因為,出售這些書也算是一項政治任務。
王小北掃視一圈,發現共兩種版本出售。
五十二開平裝版,每本售價1毛6。
六十四開精裝紅封皮,每本5毛4。
尺寸和紙張質地不一樣,但內容并無二致。
見一旁的柯秋露焦急,王小北笑了:“你在這兒等我吧,人多眼雜,省得被占便宜,我替你去買。”
柯秋露雖有些不樂意,但也只是白了他一眼,乖乖在外等候。
王小北一頭扎進人堆,費力擠出一條通道。
“我要20本精裝的。”
王小北不顧四周的抱怨聲,擠到前臺,遞上錢,大聲說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