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主任過來也一樣,我們跟你匯報,你再跟書記匯報。”羅嘉良道。
簫正陽笑著道:“羅書記,咱們兄弟之間就別客氣了,我以前也在鄉鎮上工作過,知道你們工作不容易,就說這次書記下來吧,你看公路兩側的草你們都給拔掉了,肯定是準備了一段時間了吧?”
羅嘉良苦笑一聲。
既然簫正陽如此說了,他也就放心了下來。
這就說明,簫正陽并沒有忘記在鄉鎮上工作的那些點點滴滴,還念著鄉鎮兄弟們的情分呢。
“簫主任啊,你也知道,咱們這些鄉鎮干部,都不容易啊,你現在是跳出去了,哥哥我是相當羨慕啊。”
“羅書記,說實話,當時我在峰口鎮的時候并沒想過要離開,我給峰口鎮做了長期的規劃,還有很多工作沒有做呢。”
羅嘉良點頭道:“你們年輕人思路開闊,而且我也知道,你在峰口鎮的時候口碑很好,也給老百姓們做了很多事情,今日你能來云田鄉這邊,說實話,我是非常高興的,你也趁機給我們提點意見建議。”
兩人一路聊著天,最后來到了第一個項目點。
這是一個養殖基地,主要養的是南美白對蝦,這里有一百多畝的水面,被十畝一塊分成了多個。
羅嘉良陪著簫正陽走在里面,介紹道:“這養殖基地是村子里牽頭,村民入股成立的合作社模式,每年給村黨支部帶來十多萬的收入。”
“這蝦好銷售嗎?”
“很搶手,現在馬上到中秋了,正是收獲季節,你看那邊,他們正在起網,咱們過去看看。”
簫正陽跟著羅嘉良來到水邊,那里,有七八名工人正在抬蝦。
那些蝦噼里啪啦的亂跳,個頭大的有巴掌大小。
羅嘉良介紹道:“這一網下去,有三五百斤。”
“現在市場價格怎么樣?”
“十三塊左右,當然,這是咱們的批發價,市場上我估計怎么也得十五以上。”
“生長周期多長?”
“不到四十天。”
簫正陽聽后愣了一下,他以為自已聽錯了,然后問道:“多少?”
“四十天不到。”羅嘉良介紹道:“這種蝦長得很快,一天一個樣。”
“這不到四十天就長這么大,速度也太快了吧,是不是每天給它們喂飼料?”
“肯定的啊,現在不都是喂飼料嗎?”
“那有沒有做過檢測?有沒有重金屬或者是農藥殘留之類的?”
羅嘉良愣了一下,隨后轉頭看著養殖場的負責人道:“做過檢測嗎?”
負責人看了看羅嘉良,又看了看簫正陽,然后支支吾吾的道:“鄉里的領導過來拿過樣品,說是去檢測,我也不知道有沒有做過檢測。”
羅嘉良當即轉身去看負責農業的干部。
就在這時,一名干部跑了過來。
簫正陽見到后愣了一下。
羅嘉良則是瞪著眼,氣勢洶洶的道:“這蝦都做過檢測了嗎?”
“羅書記,簫主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