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先生,這是什么意思?”于小倩強作鎮定。
佐藤一郎皮笑肉不笑地說:“于小姐,或者說于同志,我們已經注意你很久了,你的‘表哥’胡天佑在哪里?”
“我不明白你在說什么,我只是個普通編輯,我表哥出差去了。”于小倩面不改色地說道。
“帶回去!”佐藤一郎下令。
于小倩被押上汽車,帶到特高課的審訊室。
她心中焦急,不是因為自己的處境,而是擔心胡天佑回來時會落入陷阱。
在審訊室里,佐藤一郎親自審問:“于小姐,坦白吧,你的真實身份是什么?你的同伙在哪里?”
于小倩鎮定自若:“我是《華北日報》的編輯,我的身份很清楚,你們無故逮捕我,這是違反國際法的。”
佐藤一郎冷笑著拿出一疊照片:“這些是你與已知共黨分子接頭的照片,還要我繼續拿出更多證據嗎?”
于小倩心中一驚,但表面仍保持平靜:“我是記者,接觸各色人等都是工作所需,這不能證明什么。”
審訊持續了數小時,佐藤一郎使盡了各種手段,但于小倩始終守口如瓶。
最后,佐藤惱羞成怒:“把她關起來!等抓到她的同伙,看她還能嘴硬到什么時候!”
而在此時,胡天佑已經順利抵達根據地,交付了情報。
在返回天津的路上,他通過秘密渠道得知于小倩被捕的消息。
“我必須救她出來。”胡天佑立即開始籌劃營救計劃。
胡天佑通過內線得知,于小倩被關押在特高課的地下拘留所,三天后將被轉移至更加嚴密的日軍監獄。
“只有三天時間。”胡天佑緊鎖眉頭,苦苦思索營救方案。
他想起于小倩交給他的那枚戒指,決定冒險一試。
他來到法租界的“瑞福祥”綢緞莊,出示戒指后,掌柜的立即將他引入內室。
“胡同志,我們已經知道于同志被捕的消息。”掌柜的老周急切地說道,“我們正在想辦法營救,但特高課看守太嚴。”
胡天佑問道:“有沒有內線可以提供幫助?”
老周猶豫了一下:“特高課里有一個中國翻譯官,是我們爭取的對象,他提供過一些情報,但還沒有完全站在我們這邊。”
“能不能聯系上他?我愿意冒險一試。”胡天佑堅定地說道。
經過周密安排,胡天佑與那名翻譯官在一家日式澡堂見了面。
翻譯官姓王,三十多歲,面色惶恐。
“胡先生,這事太危險了,佐藤一郎親自過問這個案子,看守極其嚴密。”王翻譯緊張地說道。
胡天佑平靜地看著他:“王先生,我們都知道你為日本人做事是迫不得已,這是你贖罪的機會,也是為中國人民做貢獻的機會。”
王翻譯沉默著,他在分析著利弊。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