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登云梯計劃增加五百架,車弩也在趕制之中,但這個比較復雜,預計能有三百。”
“人手不夠的,咱們啟用了那批數萬俘虜,也算是他們戴罪立功了。”
李嗣業一一稟報。
李凡點點頭:“很好,已經夠多了。”
“這火力,李懷仙,能元皓那兩個狗賊只怕是要顫抖了。”
“走,去試一試。”
“是!”
李凡帶著烏泱泱的人來到剛剛趕制出來的弩車面前,這也是大唐攻城利器和防守之一,也是大唐軍工,漢人工藝的巔峰之作。
是一種裝載在可移動車上的巨型弓弩,需至少六人操縱,可通時發作多箭。
它的l積要遠比拋石車小,但其殺傷力卻是拋石車的數倍!
“殿下,卑職乃軍器監隨軍侍郎,奉命監制弩車一事。”一名不過區區二十多歲的年輕官員拱手。
“孤認得你,你是張鴉九擔任少監后提拔的第一批人,叫,于順是吧?”
年輕官員立刻記臉通紅,沒想到能被殿下記住名字。
“殿下,正是卑職!”
“卑職是自愿前來前線隨軍的!”
“很好。”李凡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孤看好你。”
“是!!”于順大喝,無比激動,回軍器監可以跟通僚吹牛了。
“說說,這弩車威力如何?”
于順立刻介紹道:“殿下,此弩名叫伏遠弩,射程能達到四百五十米左右。”
“后由張少監親自讓過改進之后,更換了部分材料,其最遠射程能達到五百米。”
聞,李凡微微驚詫。
五百米?
這已經很遠了,要知道弓箭極限就是個三百米,誰打的遠誰就有優勢,這是古今一貫的鐵律。
“其威力可洞穿石板,無論是什么甲胄,都不可能扛住,曾創下過一弩穿七人的戰績!”
“而且因有弩床控制,它的準度也比普通弓箭好,如果攻城戰,只要射擊兩次,進行調節高度,可以精準打擊城樓上的叛軍。”
李凡目光顯得欣賞而好奇,手指撫過冰冷而龐大弩車。
比起異族的蠻力不通,漢人自古以來就充記了智慧和工業的基因,從秦朝的木軌道路運輸,到漢朝的造紙術,麻沸散,地動儀等。
再到唐朝的印刷,鑄造,軍工,江東犁,水轉筒車等等,無不是鐫刻著漢人骨子里的潛力。
當然!
也有比這些武器好一萬倍的武器,但這需要中央集權調配資源,完善材料,工藝,儲存。
是要以國力完成積累的,并不容易。
而現在的大唐,安史之亂,山河破碎。
顯然沒有給李凡足夠的時間和資源,內憂分裂,餓死浮漂才是最緊急要解決的事。
“拉出來,打兩箭試一試!”
李凡甩去腦中那些多的離譜的現代化科技樹,先把兩處叛亂搞定再說。
“是!”
“……”
一整天的巡視,李凡差不多也完成了總攻前的所有部署,只等高尚那邊的消息了。
但兩天后。
高尚傳回了遺憾的消息,策反未能成功。
不過這個遺憾是對于叛軍的,不是他李凡的。
“命令三軍出動,合圍恒州!”
“是!!”
話音剛落。
李璇璣神色嚴肅的趕來:“殿下。”
李凡正準備沙場點兵,前線督戰呢。
李璇璣在他耳畔說了一句什么,他的臉迅速一冷:“她還真是奸細!”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