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講到了棉花,那么這一期的主題,就是關于蘇相的發明啦。第十期《大奸若忠》節目現在就來到大家面前啦!
噔噔噔噔~
這就是蘇相在歷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要是說不偉大的,上廁所不許用紙,只許用石頭和竹片!
老李今天的造型很奇葩,節目組不知道是怎么設計的,居然把老李做成了一個木乃伊。
渾身上下都裹滿了抽紙,一層一層的,和木乃伊不說有百分百相似吧,百分之八十還是有的。
大家知道嗎?在蘇相改良造紙術之前,大虞的百姓實際上是用不上紙的,最開始的紙,用的是樹皮華友麻頭,工序繁復,一張紙的成本,夠尋常百姓買兩斗米。
那時候的書呢,還是“卷”,一卷《論語》可以壓垮一個讀書人的肩膀,寒門子弟想要讀書?難如登天!
《送東陽馬生序》中有提到過,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為什么會出現借書抄的情況呢,蓋是因為那時候的書太貴了!
可是蘇相來了,這個堪稱是所有寒門讀書人的救星的男人,他來了!要是沒有他,九成九的學問還壟斷在世家的手里,連抄錄的成本都很貴。
麥秸、稻殼、甚至是家家戶戶燒火剩下的草木灰渣子!就這些別人當廢料扔的東西,經他一琢磨——泡、煮、搗、抄、曬,五道工序,比初代造紙發明者蔡倫的法子少了三道,成本直接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更神奇的是質量,今天我們帶來了博物館珍藏的改良后的“草紙”的一比一復刻版,諸位看,薄如蟬翼,卻韌如棉帛,吸墨不洇,寫字不澀。以前抄一部《詩經》,得用兩車草紙,蘇相的紙,一卷就夠,還輕得能揣進懷里!
蘇硯冬看著天幕中講解的草紙內容,抽了抽嘴巴。
天知道她來到這個時代有多么崩潰,這個世界的人上廁所完全不用紙,講究一點的用石頭和竹片,不講究的提上褲子當沒事人一樣。
而改良草紙,主要是因為一點——窮!
誰能想到一刀草紙要一貫啊?這放在現在擦屁股都沒人要的粗糙草紙,居然要一貫?
蘇硯冬忍不了,在前往洞庭書院求學的時候,順勢發明出來了這種紙,并且受到院長的關注,在得知她愿意把改良者的名頭送給書院,并且愿意無償分享出來方法的情況下,院長把她收為徒弟了。
若是沒有院長柳靜淵,就算蘇硯冬是一個男人,也是大半輩子都接觸不到讀書,或者步入朝堂的。
這個時代的階級和出身,基本上就決定了人的一輩子,或許只有在戰亂的時候,平民才能找到機會。
蘇硯冬感激院長柳靜淵,卻因為連累他而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