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是一位好君王。”
蘇硯冬聽說過景和帝在天幕中的評價,他在歷史上是一位明君,殫精竭慮為大虞多撐了好幾代。
他所在的大虞,是百姓幸福度最高的大虞。
「此去一別,山高水遠,再難親侍階前。」非必要自己不會回京都的。
「蒙先帝圣恩,觀大虞氣象日新,已懷拳拳之念。」
「愿陛下龍體康健,如日之升;愿大虞山河永固,四海風平——田間無餓殍,倉廩有余糧,稚童嬉于巷,老者安于堂;愿關河晏清,烽煙不起,百業興榮,兆民咸寧。」
景和帝看著書信上行云流水的行書,最后寫著:
「冬身雖遠,魂系這片土地。待他日春深,若聞麥浪翻金、衢巷歌樂,便是冬遙祝之幸。」
「陛下保重,大虞長安。」
硯冬啊硯冬,你都走了還念著大虞。
捏著信紙的手指微微收緊,上面好像還有著蘇硯冬的溫度,他望著御書房桌子上堆疊的農書,忽而想起來最初見到蘇硯冬時候的場景。
不過二十左右的年紀,眉眼間甚至帶著些青澀,可是走在青石路上的步子又輕快又穩健,每一步都帶著少年人的意氣風發。
面對高黨刁難的時候,也是胸有丘壑、適逢其時而自然流露出來的鋒芒。
景珩猶豫了三天,才去找了蘇硯冬談《治水疏》。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自己不過是被丟出去的一枚廢棋而已,景珩甚至做好了被拒絕和羞辱的準備。
誰叫他母妃身份卑微早死,自己連個封號爵位都沒有,八皇子碾壓眾皇子,太子又凌駕在所有皇子之上。
“臣少見殿下這樣的。明知是刀山火海,不想著如何躲,反倒先想著如何把這水火里的百姓救出來。”
對于這種會干實事的謙遜的皇子,蘇硯冬很難沒有好感。
全靠同行襯托啊,太子的眼睛長到頭頂去了,八皇子是個笑面虎差點坑死自己。
這四皇子景珩濃眉大眼、謙遜懂禮,真是個好皇子啊。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