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于萬三立志要富養蘇硯冬,在江南,蘇硯冬就是皇帝待遇,他于萬三說的!
這可是他于萬三做的愛心餐,旁人沒資格享用的。
采了些江南山里盛產的松蘑、竹蓀,回來仔細洗了,跟剔去筋膜的豬瘦肉一塊燉在陶罐里。
瘦肉燉得酥爛,用竹筷一戳就散,他特意撕成細條,菌菇吸足了肉汁,咬一口能淌出鮮水來。
湯里只放了兩片姜去腥味,臨出鍋撒了把蔥花,碧綠地浮在奶白的湯上。“你從前總說菌子比肉鮮,”他把湯匙遞過去時,特意吹了吹,“我嘗了,不燙,也沒放別的,就一點鹽。”
聞著就很香啊,蘇硯冬張嘴,溫度正正好,十分鮮美,吃得都要流淚了。
姬家那廚子做著反反復復就是那幾樣,北疆來的廚子做的都是重口味的她都吃不了,清淡口味的都很普通,還沒有自己用自制濃湯寶做得好吃。
“這廚子手藝真好!”江南真是人才輩出啊,連廚子都做得這么好。
蘇硯冬來了江南腰也不疼了腿也不痛了整個人更精神了。
卻沒發覺于萬三勾起的唇角,苦練庖廚之藝,圖甚?不過媚蘇硯冬,余人皆不入其眼,何談值此用心。
“還有這個,”蘇硯冬身子骨太消瘦了,于萬三看得心疼,每天都在研究菜譜,“你說你想吃的芙蓉蛋羹。”
這么簡單的家常菜,于萬三特意研究了怎么才能做到完美,“一點氣泡都沒有,怎么樣?”
一定能讓蘇硯冬多吃點吧?這樣養胖點看得不揪心。
從前這人就很清瘦,和那些肥頭大耳的官員相比簡直是一股清流,連飯都不舍得吃全是蹭飯,怎么可能貪污那么多錢。
輕輕撥開蘇硯冬鬢角的發絲,又獻寶一樣端出一道涼拌豆腐,分量很少只有兩口,畢竟是涼的,吃多了不好。
“這個豆腐是新磨的,比豆花還要軟,”于萬三的聲音很輕,“嘗嘗,放了兩滴醋,能下飯。”
蘇硯冬都乘乘吃了,這些菜雖然很普通,但是都很鮮,不知不覺地就吃了不少。
不會是于萬三親手做的吧?這小子在自己面前藏不住事,在旁人面前就是高深莫測的模樣,現在獻寶的語氣,讓蘇硯冬嚴重懷疑就是于萬三親手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