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軍乃拱衛長安之精銳,陛下近前衛隊,豈可調離?”
“父皇,不能這樣做,豐王乃是戴罪之身,被指謀反,現在還未澄清,給他兵馬,萬一他帶兵投靠安祿山怎么辦?”李亨極力帶頭反對,說什么也不會讓李凡有帶兵翻身的機會。
他一開口,太子黨們便開始了附和。
“太子所極是!”
“……”
李凡怒了,自已有心救國,偏偏攤上這么一群只為一已私利的雜碎!
“那么,你們去嗎?”
頓時,那些反對的人漲紅臉,半天憋不出一個字。
“朝中大將如此之多……”李亨還要阻止。
李凡直接大喝:“國家蒙難,黎民受苦!若本王守不住洛陽,大不了以死謝罪!”
聲音炸響整個興慶殿,震耳發聵,血氣十足,四周一下子就安靜下去了,安祿山來勢洶洶,誰敢橫刀立馬?誰敢立軍令狀?
李凡用他背水一戰的果敢,徹底堵死了李亨的廢話。
李隆基不再猶豫,大喝:“好!”
“好一個國家蒙難,黎民受苦!”
“那朕就給你這次機會,如若成功守住洛陽,你就是大唐的功臣,如果守不住,軍法從事!”
“朕即刻命你為范陽,平盧節度使,即刻于洛陽募兵六萬,阻擋叛軍!”
聞,李亨的臉都綠了,妒恨在心中燃燒。但他就是再不愿意,此刻也不敢插嘴了,畢竟李隆基都開口了。
李凡沉聲:“陛下,募員乃是新兵,不識兵革,缺乏訓練,而對面安祿山的叛軍卻是精銳,由突厥,同羅,契丹的人組成,戰力強悍。”
“這樣打,根本沒有勝算。”
“陛下,請至少將左龍武軍劃給微臣,一同出征!”
“微臣操練左龍武軍多時,為的就是這一刻啊!”他知道要調走大量禁軍那是不可能的,畢竟這是李隆基保命的家底。
李隆基聞,目光不由閃爍。
“你操練左龍武軍,是早有預料今日之局面?”
“沒錯!”李凡抱拳。
“那看來,是朕錯怪你了。”
“朕不該聽信那武金讒,來人,立刻將武金處死,為吾兒平反!”李隆基大喝,面露舐犢之情,似乎又恢復了年輕時的英明。
但李凡心里跟明鏡似的,一切不過都是帝王之術罷了,處死一個小小武金,好讓自已安心去對抗安祿山,認真就輸了。
不過,不重要了。
“傳朕圣旨!”
“豐王臨危受命,封范陽,平盧節度使,攜左龍武軍六千人,募兵六萬,增援洛陽。”
“再令河南節度使張介然率軍一萬,防守陳留!”
“再封高仙芝為兵馬副元帥,領兵十六萬進軍陜州一帶!”
“……”
隆隆的聲音透著天威與決絕,和歷史如出一轍,安史之亂初期李隆基設下三道防線對抗安祿山,只不過封常清的任命換成了橫空出世的李凡。
李凡感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動力,既然自已已經改變了人事任命,那大唐的命運或許也將因為自已發生改變!
“是!!”
隨著他的一聲大吼領命,經歷大起大落的李凡再次粉墨登場,正式開始了他的極限救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