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講了三分鐘左右,他在慶和縣任職時候的事情,從一開始的困難,沒有經費,也沒有財政收入,沒有錢辦事。
以至于去化緣,去各個市委領導面前,甚至省委領導面前去化緣,這個申請幾十萬經費,那個單位跑來一百二百萬經費。
黑巖林能夠在腦中幻想出這樣的畫面,一個年輕不像話的副處級干部,在市委和省委的各個部門化緣,又吃到了閉門羹,面對各種各樣的刁難,可以說是艱難的很。
但是即便如此,這位年輕的干部也沒有放棄過,反而越挫越勇,最終幫慶和縣討到了很大一筆錢,幫助慶和縣度過危機。
“楊書記,我們看到這幾年吉江省的招商引資,發現你們慶和縣的招商引資數額不斷的增長,甚至呈幾何倍數增長。”
“您能跟我們聊一聊,招商引資嗎?”
“比如,招商引資工作重要嗎?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國內資本和外資有什么不同之處嗎?”
“還有,是不是沒有招商引資,就沒有發展?”
黑巖林一下子就問出了好幾個問題,讓楊東回答。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必須在有限的時間里面,把既定問題全部問出來,讓楊東回答。
而且這是循序漸進的采訪,專訪。
如果沒有之前這些問題的鋪墊,那么后面一些比較復雜深奧犀利的問題,就沒辦法拋出來了。
這也是他主持的一個特點,就是先由淺入深,再由一些常規問題,轉為犀利問題。
楊東面對主持的提問,只是略微思考了兩秒,便給出了答案。
“招商引資就像是農民種地,招商引資就是生產資料,如果沒有生產資料,就無從談起作物的生長,更無從談起秋收的喜悅。”
“你說招商引資重不重要?肯定重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招商是手段,引資是目的,發展是硬道理。”
“如果沒有招商引資,肯定不會迎來發展,這是符合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的,也符合最簡單也最基本的科學邏輯,那就是人餓了要吃飯,困了要睡覺,都是有很強的供需關系的,因果關系的。”
“至于你說國內資本跟外資有什么區別,其實沒什么區別,只要能招進來,給老百姓解決民生問題,給老百姓解決就業崗位,我覺得就是好事情。”
楊東短短的幾句話,回答了主持人黑巖林全部的問題,而且都是精準回答,沒有一絲一毫的廢話。
黑巖林此刻對楊東的重視程度,直線上升。
只需要幾個問題,就能看清楚一位采訪者的文學素養和職業素養,以及心理素質。
他問了楊東這幾個問題,卻已經意識到楊東這位年輕的縣委書記,果然是有幾把刷子的。
如果沒有幾把刷子,也不可能做到帶領四十萬人民致富。
“楊書記,前年在慶和縣發生了一件事,挺不好的,當時社會反響極大,不知道您還記不記得,那就是您打人事件。”
“當時這起事件,影響其實很不好,有很多媒體批評您區別對待外資,尤其是島國企業,人家懷著一片赤誠來投資,結果你們如此對待人家。”
“剛才您也說了,國資和外資都一樣,那…時間過去兩年了,您再回顧一下這個事,您有什么想說的嗎?您會不會后悔當時打人的舉動?”
黑巖林逐漸變的犀利起來,開始提問楊東這樣的問題。
想要全方面的采訪一個年輕的縣委書記,就必須完整的把他的好與壞,爭議點,都要問出來,這也是一個媒體人應該做的事情,以一個客觀的角度提問。
但,他真的客觀嗎?
楊東不知道。
但楊東知道這個問題,必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