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9日,星期一。
今天是慶和縣統計局出爐半年經濟數據的時間。
若是以前的話,知道半年經濟數據出爐,縣委書記楊東早就催促統計局和審計局的同志們去匯報了。
但是這一次,縣委書記楊東并沒有打電話催促。
統計局和審計局的同志,也知道原因是什么。
他們也都很默契的把半年數據的匯報時間往后推。
只是又能推幾個小時呢?
最后,縣長劉與中親自把紙質數據單拿出來,朝著縣委書記楊東的辦公室走去。
劉與中知道全縣的干部都舍不得楊東離開,舍不得楊書記的離職。
經過幾年的梳理,楊東在慶和縣的威嚴已經非任何人可比。
這種威嚴不僅僅是因為紀律審查,高壓態勢之下,震懾出來的。
也是因為楊東對大家伙是真的好,雖然嚴厲,可是你只要干活,你就有收獲。
每年的年終獎,獎學金,慶和縣都是最多的一個,比其他的區縣還要多,甚至多得多。
黨員干部也是人啊,尤其是基層的干部,他們本來就難,工資少,破事多。
所以楊東也充分考慮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也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怎么調動?畫大餅是沒用的,還是得真金白銀。
也是因為這樣的方式,慶和縣大家伙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才有今天。
“老劉,出來了?”
楊東坐在辦公室內,看到縣長劉與中手里面捏著的紙質報告的時候,就已經猜到這是什么。
他沒有主動給統計局打電話,讓他們把報告送過來。
是因為楊東想在慶和縣多留幾天,哪怕只有一兩天。
但該走還是得走啊。
天下從來都沒有不散的宴席。
“是,出來了。”
劉與中點了點頭,臉色卻很是沉重。
如果不了解內情的人,還以為上半年的經濟數據拉胯了…
但實際上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非常好,甚至好到爆炸的程度,超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這也是得益于楊東這幾年堅持不懈的搞招商引資,當所有的資金都落實到位了,公司開起來了,工廠建起來了,旅游搞起來了,工業生產有效率了。
生產力也就起來了。
gdp是什么?任何的解釋都是復雜的,簡單來說就是生產力,就是制造力,就是創造力。
“坐吧,喝茶自已泡。”
楊東指著劉與中,讓他坐下。
劉與中坐在楊東辦公桌對面的椅子上,把半年經濟數據放在桌子上,推給楊東。
楊東盯著很久,這是慶和縣半年經濟數據,但又何嘗不是針對自已的一份調令呢?
自已要走了,真的要走了。
楊東拿起上半年經濟數據報告,仔細的看了起來。
因為是上半年的經濟數據,所以各項都非常的詳細,不僅僅涵蓋了經濟方面,也涵蓋了社會民生,教育,醫療,林業漁業牧業,文化旅游,體育,民族工作,各種邊角料工作。
除了民族方面的工作進展不大之外,其余各項工作,尤其是各行業的數據都提了很多很多,非常的亮眼。
民族工作進展不大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慶和縣沒有太多民族,只有散落的蒙古族村和滿族村,人數也不多,所以民族工作不是重點。
這也是條件限制,并非楊東不去搞。
“2012年上半年慶和縣gdp為125億元,經濟增長率為189%,同比增長210%↑”(別看數據,沒有任何價值,牛逼就得了)
太離譜的數據,卻也證明楊東的政績是實打實的,帶領慶和縣從貧困縣,到如今這個程度。
慶和縣的發展過程,就是觸底反彈,可以這么說。
“2012年上半年財政收入初步核算為15.8億元,同比增長130%↑”
楊東繼續往下面看,足足看了半個小時,才把報告看完,而且看了好幾遍。
這是自已的成績單,也是自已交給慶和縣老百姓的答卷,更是交給黨和國家的答卷。
考的不錯,但這是畢業大考。
自已要從慶和縣畢業了。
“書記,咱們縣的工作效率高,所以9天就出爐了數據。”
“這個時候,其他區縣還沒出來呢,市里面更是要等我們出來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