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楊書記!”
中年漢子大笑一聲,然后轉身朝著人群走去。
大概幾分鐘之后,人群逐漸少了。
開拖拉機的,騎摩托車的,一個個都朝著前面行駛。
很快,道路疏通了。
這個時候,交警無用,也不需要交警。
民心所指就是最好的交通規則。
“請楊書記上車,我們送您!”
“請楊書記上車!”
“楊書記,上車吧!”
雖然每個村出幾個代表,可是依舊非常多。
一個村幾個人,一百多個村子,依舊有近一千人留在這里,又是拖拉機,又是摩托車,小汽車的,場景依舊很壯觀。
當這些人,齊刷刷的朝著楊東喊話的時候,更壯觀。
楊東不是一個淚窩子淺的人。
可是這段時間,已經被這些可愛的老百姓弄哭了好幾次。
這一次也是如此。
楊東捂著臉上車。
在車上,楊東哭成淚人。
張淇也感同身受,也哽咽著,開車。
車子緩緩行駛起來,走在道路右側。
而楊東這輛車的前方,有拖拉機,有摩托車,有小轎車,在前面護送。
在楊東這輛車的后方,也有數不盡的拖拉機,摩托車,小轎車,緩慢跟隨著。
大領導出行,都是豪華車隊,搭配警騎大隊。
乍一看,威風凜凜,神氣十足。
但與此刻盛況相比,被秒的渣都不剩。
雖然現在車速只能開40,可楊東不覺得慢,只覺得順暢無比。
“我們不去送了。”
蔣虎把車停在一旁,讓后面的拖拉機,摩托車過去。
“有老百姓護著書記的車,沒事的。”
蔣虎滿臉都是欣慰的笑容,楊東有這樣的待遇,太正常的。
“民心就是政績,政績就是民心。”
“以前只是聽老一輩的黨員干部說過,今天,見到了。”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拖家帶口,送別書記。”
三個人都在感慨著,漸漸的眼睛也都濕潤起來。
這一幕,對他們心靈的震撼,一輩子都無法忘記。
原本半個小時就能到達云北區和慶和縣交界處。
張淇硬是開了一個多小時。
到了交界處之后。
前面老百姓的拖拉機都停下來了。
“請書記下車!”
老百姓呼喊著。
楊東已經平復心情,再一次下了車。
“書記,我們就送您到這里了。”
“再繼續走,拖拉機柴油挺貴的,我們也舍不得,哈哈。”
老百姓樸實無華的大實話,楊東也忍不住被逗笑了。
“已經可以了,謝謝大家伙。”
“我很感激大家。”
楊東抱拳,朝著他們示意。
“楊書記,我們給您準備了禮物。”
有人大聲喊著,迫不及待的送出這份大禮。
楊東聞,連忙拒絕:“不行不行,我不能收。”
“書記,您先別急著拒絕。”
“我們不送錢,不送物。”
“不會讓您犯錯誤,我們知道您講原則。”
就在這時,宋迎春出現了,朝著楊東開口吱聲。(第1299章)
宋迎春是誰?他是毛屯鄉大雁村現在的村長,之前的村民。
是一位勤勞肯干的農民,靠自已的雙手過上了好日子。
而現在他責任更大,帶領全村致富。
楊東看到宋迎春也很開心。
自已一直都記得他。
宋迎春來到楊東身前,手中捧著三個厚厚的紅皮筆記本。
楊東看了,頗為好奇,忍不住問。
“宋迎春,這是什么?”
這三大本紅皮封面筆記本,他還挺好奇的。
但當楊東問了之后,宋迎春臉上的笑容緩緩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