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次宣讀任命的地點和環境,有些委屈楊東了。
因為見證楊東這次任命的只有市政府辦公廳的全部干部,以及個別市政府領導。
這和以往楊東到慶和縣任職的時候,上千黨員干部見證不同。
不過就算是這樣,楊東也是副廳級干部了。
副廳與正處,永遠都是分界線。
副廳級開始,才是一位黨員干部逐漸走向高級領導的開始。
楊東的入職講話也比較簡單,首先感謝市委領導的關懷與信任,其次保證服務好市政府領導的各項工作,做好辦公廳的各項工作,這些話而已。
會議開始的快,結束的也快。
胡文中還有工作,宣讀完了任命之后,直接坐車離開了。
其實按照正常程度,本就不應該是胡文中過來宣讀任命。
以楊東的級別和職務,市委組織部來一個副部長就已經足夠了。
只是胡文中怕委屈楊東,才會親自過來。
同時這也是個信號,在市政府所有人面前保護楊東,關照楊東,給他們信號,楊東可是我這個組織部長罩著的,你們最好聽他的話,不要有任何情緒。
與胡文中一樣心思的,就是市長雷鴻躍。
他親自下去迎接楊東,也有這個意思在。
市政府一把手都親自接,市政府的干部誰還敢對楊東的到任不滿意?
當然即便是這樣,不滿意還是會有的。
一是介于楊東的年紀太小了,虛歲32歲而已。
二是楊東在此之前都沒有在北春市工作過,活動過。
北春市政府所有干部對他是完全陌生的。
一個沒有既往關系,沒有人脈關系的新領導過來,自然就會被一些人心理排斥,這是人性問題。
三是因為羨慕嫉妒恨,有一些人知道楊東上聯播新聞,還有專訪,也知道楊東把慶和縣經濟搞好了。
可依舊有人眼紅眼熱甚至不屑,覺得換他們,他們也可以。
所謂的懷才不遇,所謂的機會不在我這里,都是這種假設,覺得我上我也行。
基于這三點,市政府內部對楊東的赴任,有異議,有顧慮,有不滿。
楊東也知道這一點。
從會議結束之后,一半的干部直接離開就可以看出來。
剩下的一半則是刻意等楊東離開之后,才離開。
楊東見此情況,心里也是微微一笑,并不慌張。
如果這點事情,自已都解決不了的話,自已也白當幾年的縣官了。
情況糟糕嗎?一點都不糟糕,比自已剛去慶和縣遇到的情況,好太多了。
當時慶和縣的老領導老干部老黨員可是聯名上書反對自已去慶和縣任職,還有老干部代表和自已談話的。
到了慶和縣之后,發現財政緊縮,錢都沒有。
那個時候的難和苦,回過頭想起來,對自已是有磨礪意義的。
今天的情況再難,也難不過以前。
至少現在市政府內部,不是還有百分之五十的干部,對自已的到來表示歡迎嗎?
自已只需要維護好百分之五十的這些干部,再去解決剩下的百分之五十的干部,就可以了。
楊東給自已提了一個時間范圍,一個月吧。
一個月之內,擺平市政府辦公廳內部,自已梳理清楚,讓他們對自已有初步的信任。
至于手段嘛,很簡單,自已是辦公廳主任,自已還是深受市長器重的副秘書長。
如果對方真的不合作,不理解自已,那就調崗位。
自已沒時間跟他們磨嘰,至于符不符合道義,先放一邊。
內部問題解決不了,自已就無法真正的開展工作,也就無從談起為雷鴻躍市長解決實際問題。
或許雷鴻躍也等待自已解決內部問題吧?
這是對自已的第一個考驗。
縱然自已有過往的成績,但過去式就是過去式。
新崗位,新人際關系,新要求嘛。
一切都是新,都得推倒重來。
“楊東同志,我帶你去你的辦公室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