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軍城地處偏遠,資源有限,僅靠墾荒和畜牧,難以長久支撐。
鹽、藥材、布匹等諸多重要物資,依然極度匱乏,受制于外。
尤其是經歷了胡欽差事件后,來自京城的補給線已形同虛設,甚至暗藏殺機。
一日,在軍城核心成員的議事會上,宋清遠攤開了一張他標注著周邊部落勢力范圍的簡陋地圖,神色凝重地提出了一個計劃:
“將軍,沈姑娘,諸位。”他手指點在地圖北方的廣闊區域,“我軍城眼下雖暫得安寧,然鹽和藥材等命脈之物,終不能長久仰人鼻息,尤其不能指望京城。為長遠計,清遠以為,當效仿古人‘通商惠工’之策,主動開辟我們自己的商路。”
他看向眾人:“北方并非全是狄戎敵寇。更往北,越過黑風峽外圍,有數支較小的游牧部落,以及零星通往西域的古老商道遺跡。這些部落與西域商隊,多以游牧和貿易為生,并非阿史那的死忠。他們需要中原的布匹、茶葉、瓷器,而我們急需他們的鹽巴、馬匹,乃至一些關內罕見的藥材。”
“若能與之建立穩定的貿易往來,不僅可解我軍城物資匱乏之困,更能廣交盟友,暗中收集情報,使我軍城不再是一座孤城。”宋清遠的聲音帶著一絲激動,“此乃打破封鎖,自立自強之關鍵一步。”
謝云景凝視著地圖。沈桃桃也陷入了沉思。趙青、孫三娘等人則面露興奮與期待。
“風險幾何?”謝云景沉聲問。
“風險自然有。”宋清遠坦然道,“語不通,習俗各異,且要穿越狄戎殘余勢力可能活動的區域。需派精干得力,膽大心細之人帶隊,攜帶足以示好且自保的禮物與武力。初始可先嘗試與風評尚可的小部落接觸,建立小型邊市,循序漸進。”
謝云景手指敲打著桌面,沉吟片刻,決斷道:“可行。此事交由你全權籌劃。人選,物資,路線,由你擬定,報我批準。首要確保安全,其次才是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