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連忙還禮,扶起他們,讓悟空去驛站通知敖鸞和小秋。
然后,李奕被宮女們簇擁著,來到彩樓前。
假公主下樓,媚笑著,親手攙扶著他,一起登上寶輦,擺開儀仗隊伍,返回皇宮。
早有黃門官,搶先向國王奏報:“萬歲,公主娘娘攙著一個佛門的俗家弟子,想必是繡球打著他了,正在午門外等候旨意。”
國王聽了,心里有點不高興,本想趕走李奕,但又不知道公主的心意如何,只好勉強答應,宣他進來。
公主和李奕,一起來到金鑾殿前,正式以夫妻的身份,向皇帝行禮。
兩邊的臣子,也都按照禮儀參拜。
行禮完畢后,兩人又被帶到殿上。
皇帝朗聲道:“你這個僧人,是從哪里來的,怎么會接中我女兒的繡球呢?”
李奕微笑道:“我來自南贍部洲的大唐國,去西天大雷音寺拜佛求經,因為路途遙遠,需要持有通關文牒,所以特地來朝見陛下,以換取新的文牒。
當我路過十字街的彩樓時,沒想到公主拋出的繡球,正好打在我的頭上。
懇請陛下讓我換得關文,盡早前往靈山,拜見佛祖,求取真經,然后回到我的國家。這樣,我永遠都會感激陛下的恩德!”
國王沉吟著,緩緩道:“你是東土來的圣僧,這就是千里姻緣一線牽啊。
我的公主今年二十歲,還未婚配,我特意選了這個吉日,搭建彩樓拋繡球,來為她尋找佳偶。
沒想到繡球偏偏就拋給你,我雖然不太樂意,但也不知道公主是怎么想的。”
公主磕頭道:“父王,俗話說得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之前就已發下誓,如果繡球打中誰,那就是前世注定的緣分,我愿意招他為駙馬。”
國王點點頭,立刻命令欽天監的正臺官選擇吉日,一邊準備嫁妝,一邊發布旨意,告知全國。
………………
四天之后,正好是十二日這個黃道吉日。
光祿寺三個部門的官員,前來稟報:“從八日開始,我們遵照旨意,駙馬府已經修建完畢,就等著把嫁妝布置進去了。
合巹宴也已準備妥當,一共準備了五百多桌宴席,有葷有素。”
國王聽了,非常高興,正準備請駙馬去參加宴席。
這時,一個內宮官員,上前啟奏:“萬歲,正宮娘娘請你過去。”
國王于是退入內宮,只見三宮皇后、六院嬪妃,帶領著公主,都在昭陽宮里有說有笑。
那場面真是花團錦簇,富麗堂皇到了極點!
簡直比天上的月宮還要美麗,與仙境中的瑤池宮殿也不相上下。
國王大駕光臨,后妃帶著公主,以及眾多宮女彩女,前來迎接。
國王滿心歡喜,走進了昭陽宮坐下。
后妃等人,行完朝拜禮后,國王笑道:“公主啊,自從初八那天,結彩拋球,有幸遇到圣僧,想必你的心愿已經達成。
各部門官員,也都能體諒我的心意,所有事情都準備妥當了。今天正是良辰吉日,應該早點去參加合巹宴,不要錯過吉時。”
公主走上前跪拜,奏道:“父王,請寬恕女兒無數的罪過。女兒有一事啟奏。
這幾天,聽宮中的官員們說,圣僧有三個徒弟,一個是猴子臉,兩個是女娃。
女兒不想見他們,萬望父王把他們打發出城才好。不然,他們可能會嚇到我這個弱女子,反而成了禍害。”
國王點頭道:“孩子,你不提,我差點忘了。今天就讓他們上殿,給他們通關文書,讓他們出城,這樣我們就能好好地舉行宴會了。”
“多謝父王!”公主磕頭謝恩。
國王隨即出宮上殿,安排此事。
過了一會兒,李奕等人跟著那些官員,來到了大殿前。
國王見了,讓悟空、敖鸞和小秋走近些。
“你們把關文拿上來,我會用寶花押蓋印,交給你們,另外再準備一些盤纏,送你們三位早日去靈山見佛。
如果取經回來,還有重謝。駙馬就留在這里,不用掛念。”
悟空道謝,讓小秋拿出關文,遞了上去。
國王看了看,就蓋了印,押了花字。他又讓人取出黃金十錠,白銀二十錠,作為親家的禮物。
敖鸞很高興,立刻接受了,將金銀裝進儲物戒指。
一會兒之后,悟空帶著敖鸞和小秋,被一些官員送出了城。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