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看著滾動的彈幕,更懵逼了。
他清了清嗓子,沒有直接回應質疑,而是調整了一下攝像頭,露出了身后的電腦屏幕。
“既然大家對這五首歌的創作過程這么感興趣,那我就簡單聊聊。”
“我們就從《本草綱目》開始吧。”
他點開編曲軟件的工程文件,密密麻麻的音軌瞬間展現在所有人面前。
“這首歌的靈感,來源于我女兒的繪本,《神農嘗百草》。里面有一句話,‘以神農之名,遍嘗百草,為萬民續命’。”
“我覺得很酷,所以,這首歌的內核,其實是‘傳承’和‘自信’。”
“歌詞里,‘如果華佗再世,崇洋都被醫治’,很多人覺得只是為了押韻。其實這里用了個小典故。”
“華佗除了是神醫,也是‘麻沸散’的發明者,是外科手術的鼻祖。在那個年代,他的醫術甚至領先于世界。所以,用他來‘醫治’那些精神上的‘崇洋’,是最合適不過的。”
“還有這段念白,‘馬錢子、決明子、蒼耳子......’,我選的這些藥材,大部分都有‘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
“這既是寫藥,也是在寫人,希望大家能擦亮眼睛,清醒頭腦,解掉那些盲目崇拜的‘毒’。”
他一邊說,一邊隨意地拖動著音軌,單獨播放出古箏、鼓點、人聲干聲。
每一樣樂器,每一個人聲,都清晰無比地證明著,這確實是他的聲音,他的創作。
直播間里,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被他信手拈來的典故和深邃的立意給鎮住了。
這......這他媽是寫歌?這簡直是在寫一篇文化論文!
“我靠......我跪了,原來有這么多講究!”
“這文化底蘊,黑子們拿頭來比啊?”
“媽的,我以為我聽懂了,結果我只是聽了個響!”
陳宇沒有停下,繼續點開了《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