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兩人誰都說服不了誰。最后,李明提出了一個建議。
“這樣吧,我們各自設計一款產品,然后投放市場,用銷量來說話。”
“好,我同意。”劉曉雯也來了倔勁,“不過要公平競爭,同樣的成本,同樣的推廣方式。”
“沒問題。”李明伸出手,“君子協定。”
接下來的一周,兩人分別投入到產品設計中。李明選擇了老爹褲作為主打產品,這是他在港臺雜志上看到的最新款式。寬松的版型,略微收腰的設計,既舒適又有型。
劉曉雯則選擇了改良版的中山裝夾克,她認為這種經典款式更適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
“小李,你確定這種褲子能賣出去?”王大海看著李明設計的老爹褲,有些擔心,“這么寬松,看起來像是睡褲。”
“王主任,您就等著看吧。”李明對自己的設計很有信心,“這種款式在港臺已經很流行了,內地肯定也會流行起來。”
與此同時,劉曉雯也在為自己的設計做最后的調整。她的中山裝夾克在傳統款式基礎上增加了一些現代元素,比如收腰設計和口袋裝飾。
“曉雯,你這個設計很不錯。”老劉看著女兒的作品,滿意地點點頭,“既保持了傳統特色,又有時代感。”
“爸,我覺得李明的想法太激進了。”劉曉雯有些擔心,“服裝設計不能只圖新鮮,還要考慮消費者的接受度。”
“別擔心,市場是最好的檢驗標準。”老劉拍拍女兒的肩膀,“你們這樣的競爭對廠子有好處。”
兩周后,兩款產品同時上市。李明依然采用了廣場電影的銷售模式,而劉曉雯則選擇了傳統的門店銷售。
第一天的銷售結果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李明的老爹褲銷售火爆,一晚上賣出了一百多條。而劉曉雯的中山裝夾克只賣出了不到二十件。
“這怎么可能?”劉曉雯看著銷售報表,有些不敢相信,“我的設計明明更加實用。”
“銷量不會撒謊。”李明雖然獲勝了,但語氣并不得意,“消費者用腳投票,說明他們更喜歡新穎的款式。”
“可能是銷售方式的問題。”劉曉雯還是不服氣,“如果我也用你的方法,結果未必會這樣。”
“那我們再試一次。”李明提出建議,“這次我們交換銷售方式。”
第二次試驗的結果更加明顯。即使采用了廣場電影的銷售模式,劉曉雯的中山裝夾克銷量依然遠遠落后于李明的老爹褲。
“看來確實是產品設計的問題。”老劉看著對比報表,對女兒說道,“曉雯,你要向小李學習,了解消費者的真正需求。”
劉曉雯沉默了很久,最終開口說道:“李明,我承認你的設計更受歡迎。但我還是覺得過分追求時尚會失去服裝的本質。”
“小劉,時尚和實用并不矛盾。”李明的語氣變得溫和,“關鍵是要找到兩者的平衡點。我們可以一起努力,設計出既時尚又實用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