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家表嫂一副看稀奇的目光看著,張大奎憨笑著撓撓頭,說出張招娣突然松口的原因:
“大前天招娣去她外公家,回來的路上遇到幾個混子,正巧我在附近的村子收豬……”
前陣子徐翠蓮做的臘腸大賣,就弄了個臨時作坊請人做臘腸,對豬肉的需求量一天比一天大。
張大奎不得不空出手來,專門下鄉跟人談收豬的事,每天能跑好幾個村子。
張招娣被混混們堵上的那天,他剛好從附近經過,救下呼救的張招娣。
張大奎無比慶幸被自己遇上,這會兒同眾人說起時,臉上還是一副后怕的神情:
“那幾個癟犢子壞得很,有幾次看到招娣一個人從那條路經過,故意蹲在那里想對招娣不利。那天要不是招娣攔著,我肯定廢了他們!”
說到最后,張大奎黑紅的臉上全是憤慨。
盛安聽到這里,頓時手腳冰涼。
招娣頻頻找她外公,定是為了竹編的事。
幸好是被大奎救了,否則招娣有個好歹,她一輩子都會自責難安。
徐翠蓮看出盛安臉色不對,以為她是在為招娣擔憂,連忙安慰道:“招娣是個心大的,昨天去她家,她的精神頭還不錯,沒有被那幾個混子嚇到。”
盛安深吸一口氣,臉上擠出一抹笑:“嗯,沒嚇到就好。”
一旁的徐成林拍了拍大外甥的肩膀,為他的終身大事有著落而高興:“英雄救美啊,你小子做的不錯,沒丟我這個舅舅的臉!”
張大奎有些害羞的嘿嘿傻笑,更多的是能與心上人修成正果的喜悅。
徐翠蓮看著眼疼,張嘴就是對自家好大兒的吐槽:“他這副傻狗樣兒,也就招娣不嫌棄。”
張大奎一臉認真的糾正自家老娘:“招娣是慧眼識珠,我在招娣眼里是珍珠,才不是傻狗。”
慧眼識珠這個詞,是他從徐瑾年那里學到的。
眾人被逗得哈哈大笑,徐成林直接捏住大外甥的臉皮:“不錯不錯,男人就得臉皮厚才能找到媳婦兒!”
張大奎一聽,恍然大悟:“舅舅找不到舅娘,原來是臉皮不夠厚!”
徐成林:“……”
這大外甥不能要了!
知道一家子都是大忙人,徐翠蓮一家三口沒有多留,提醒盛安他們記得臘月二十二去家里吃飯就離開了。
目送三人走遠,盛安關上院門回小樓。
她心里藏著事,臉上沒有露出多少喜色,被盛奶奶一眼看出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盛安回過神來,連忙搖頭找了個借口:“我跟招娣關系好,她跟大奎的事成了,我琢磨著給她添妝呢。”
盛奶奶直覺不是為這事兒,只是孫女不肯說實話,她也不好刨根問底,便順著她的話說道:“家里有幾匹不錯的紅料子,不如送招娣一身做嫁衣。”
鄉下嫁女兒,很少舍得扯紅布做嫁衣,張家人疼愛招娣,興許會買塊紅布,就是料子不會有多好。
好料子太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