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詩的意思是說,事情多有開端,但是很少有堅持到底的人。
其實是在告誡讀書人,學習的時候貴在堅持,不可半途而廢之意。
就憑這倆名字,燕然就知道果然是那位大宗師游酢的風格,這孩子說的應該不假!
隨著這孩子的講述,有關牡丹園的秘密,也在他哽咽的聲中,慢慢展露出來……
……
原來那是兩年以前,當時這孩子只有十二歲。
他的工作就是伺候老人家鋪床疊被,煎茶洗漱,游大師性子溫和寬厚,要不是每天都要被逼著讀書,跟其他的下人相比,這孩子覺得自已過得簡直是神仙的日子!
然后突然有一天,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游大師給了有終一個布包,里面裝著二十雙嶄新的布鞋。
大師說,這是他之前答應了城外白云寺的方丈,給僧侶布施的僧鞋……他讓書童有終現在就去城外,把鞋給和尚送去。
本來這種事倒也尋常,可是當他背上布包就要出發的時候,大宗師卻突然叫住了他。
就像剛剛的紅袖姐姐一樣,游大師塞給了他一錠銀子……正好也是五兩!
當世老先生忽然問這孩子,想不想自已的爹媽,要不要回家看看?
那有終心里想,自已的爹媽把他賣了之后不聞不問,只怕早就把自已有過兒子的事給忘了。怎么今天老人家,又把這事兒給提起來了?
老人家想了想,低聲說道:“你要是想家的話,就拿著這銀子回去好了,以后也不用再回來了!”
就這樣,這孩子背著布包,出發直奔白云寺……
可在這一路上他也沒想明白,自已到底錯在哪兒了?為什么老人家莫名其妙的,忽然就不要他了呢?
等到他送完了僧鞋,左思右想之后,這孩子決定回家。
可是一晃離家三四年,他家原本的房子早就賣給別人了,爹娘也不知去向。
于是這孩子沒地方可去,只好又回了牡丹園……
當他說到這里,就見那位長得很好看的大姐姐,又向他問道:
“當時老人家讓你拿著錢回家,是因為你犯錯了嗎?”
“沒有啊?我就是沒想通,我到底做錯什么了?”
有終那孩子委屈地說道:“老人家從來不責罵過我們,即便我犯了什么錯,也是囑咐一遍就過去了。”
“他還說我讀書讀的好呢!老人家讓我好好認字,說我將來能當個西席先生……”
“那你能不能想起來?”紅袖接著問道:“他在給你銀子,讓你走的那天,有沒有發生什么不同尋常的事?”
“那天啊……沒啥啊?”
只見孩子認真想了想,忽然說道:“有個客人來拜訪老人家。”
“往常那些讀書人拿著拜帖過來,都是老人家的親朋故舊推薦過來,請老人家給年輕人指點文章的,這種事每天都多得很。”
“可能就是那個人的緣故,本來老人家樂呵呵挺高興的,那個人走了之后,卻半天沒說話,臉上的笑容都沒了!”
“那是個什么人?”紅袖聽見這句話,回頭看了一眼燕然,又輕聲問道:
“你記得他長什么樣,或是他的名字嗎?”
“怎么可能記得?那都是兩年前的事了!”只見這孩子苦惱地說道:
“我就記得,是挺漂亮的一個年輕人……”
“他沒拿拜貼,是看門的家丁傳的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