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以兒臣想來,所以才有了這么多人來求圣上,賜予他們宗室玉牒的事……”
“其實父皇就是不給他們俸祿,哪怕就是一份玉牒,反過來跟要他們幾千兩銀子。那些宗室肯定也照給不誤,他們還得謝咱呢父皇!”
“原來如此……這這真是成何體統!”
話說這位皇帝也不傻,一聽到這樣的事他就知道,既然事都已經鬧到了皇宮里,說不得外邊因為股份的事,已經鬧翻天了!
至于說這么大的事,為什么自已才剛知道,那肯定是沒人敢跟朕說唄!
自已身邊的太監、朝中的大臣、誰敢無緣無故招惹王黼這樣的相國,還有高俅這般朕的愛將?
所以大家都是閉口不,就把朕一個人蒙在鼓里,還幸虧今天問了問太子!
不然的話,他們就算鬧到天上去,朕還不知道呢!
“傳朕口諭!”
想到這里,宋徽宗知道不能讓他們再這么鬧下去了。
于是天子隨即轉頭向太監說道:“告訴高俅和王黼……還有燕然!”
“今日是三家票號,營業的最后一天,明日起就不許再開門經營。”
“就在明日一早,由朕派朝廷官員,核查各家庫中存銀數目,三家票號中以存銀多者為勝!”
那太監一聽,立刻領命而去,分別派人去三家票號傳達圣上口諭。
在這之后,這位大宋天子才微微松了口氣!
這時太子就要告退,皇上卻一眼看見太子氣定神閑,有如清風明月,他心中忽然一動!
“對了……皇兒你買的,是哪一家的股份?”
這話問的可是太有學問了,宋徽宗幾乎用一句話,就能試探出這位太子,更偏向于誰!
他又不能不回答,又不能撒謊,否則就是欺君之罪!
因此天子問完之后,就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已的兒子……
“回父皇,”太子卻淡淡地說道:
“在這種股份發售之前,兒臣倒是換了些銀票,主要是因為賞人和攜帶花用都很方便。”
“因此三家票號的銀票,兒臣手里都有,只是那些股份之事,兒臣卻沒有參與。”
“噢,那是為什么?”
皇上一聽,這位太子居然沒受到那些股份的誘惑,不禁好奇地問道!
卻見太子說道:“兒臣以為,錢財本是天下至公之物,無非假手于人而已。”
“也就是說一個人不管有多少錢,都不能說明這些錢就是他的。因為銀錢有流動之性,隨緣聚散是銀錢的根本,所以早晚都會流轉到別人的手里。”
“可是這一得一失之間,卻是暗合大道!”
太子淡淡地說道:“這也就是所謂的:君子求財,取之有道。”
“因此兒臣覺得,這莫名其妙得來的分紅既無根基、也沒道理、自知來得有愧,因此不敢妄取。”
“好!”
聽到這里,宋徽宗不禁用力一點頭!
剛剛太子說的這些道理,他雖然并沒完全想明白。但卻并不妨礙這位天子知道,兒子是用了心的。
而且他稱贊的其實是太子對待銀錢的態度,身為將來的皇帝,最不應該干的事兒就是大把撈錢!
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天下人、天下物、原本就該為皇帝一人所用,他要那么多錢干什么?
因此宋徽宗心中暗自贊賞,索性把太子挑的那幾卷書畫盡都賞了他,讓他回東宮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