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決口改道,都是一次巨大的災難!”
說到這里的時候,燕然還在心里想著。
在他記憶中用不了多久,就在南北宋之間,這東流北流兩道黃河也會消失,最終黃河決口,奪淮入海,一路沖到了淮河流域。
那次決口更是讓江淮一帶的百姓,連著百余年心都是懸著,擔心什么時候再來一次泛濫之災。
所以拿著現代地圖,去看古代的大軍作戰,絕對是盲人摸象……
世人都說大好河山,實際上這河和山都是天然的疆界,也是決定了王朝興衰成敗的關鍵。
就像是遼國,實際上真正決定他失敗的是燕山山脈的失守,也就是燕京的陷落。
在那之后,廣袤的華北平原上金國大軍馳騁,再也沒有了任何阻礙。
遼國的命運也就最終注定了,必然是敗亡的結局!
一路上岳飛聽著燕然指點江山,也是越聽越是吃驚。
剛才問起黃河為何會頻頻改道的時候,小公爺先是說起了黃河里攜帶的大量泥沙。
之后又說到唐末宋處,黃河就開始出現泛濫的跡象。這實際上是因為大唐在關中平原一帶大量砍伐樹木,造成水土流失的結果。
……我的天!
這位岳鵬舉不禁心中暗想,這樣的山川地理變遷,不但被小公爺追溯到幾百年前,甚至他還知道所有的前因后果?
如此年輕,他是從哪學來的這些?我這位師兄,到底是個什么人呢?
……
眼看著這支隊伍越往北,百姓的日子就越是困苦。
燕然知道這是最近幾十年天氣干旱寒冷,造成北方農作物越來越欠收的結果。
之后他們再向北行,官道旁邊的黃河,已經被厚重的冰層覆蓋了。大地冰天雪地,朔風吹在臉上,猶如刀割一般!
燕然輕聲向岳飛講著為何歷史上總是北伐不勝,南征易成。
那是因為南方的戰士水性很好,善于操船,但是由于地形地貌的關系,往往都不善騎術。
而且南方的戰馬一到了北方這樣的寒冷環境里,也非常容易生病受損。
岳飛看著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心里不禁暗自感慨。
在這樣的地方,不善騎馬的部隊遇到了來去如風的騎兵,那真是步履維艱,處處被動挨打!
這真是未曾親眼所見,沒有真正親身經歷過,絕不可能打贏一場大戰。
就更別提朝廷中那些袞袞諸公,在皇宮里拿著地圖一比劃,就讓千里之外的軍隊進攻防守這種事了!
正在想著,大家遠處的大冰河上,看到了一個人影。
等走得再近一些了,他們在官道上遠遠望去,就見那是一個在冰上釣魚的老人。
他身上衣衫破舊,大冬天的還穿著麻衣,一看里面都沒有棉花。
他正佝僂著身子,用鐵簽在冰上鑿了個孔。
之后他用一個樹杈把冰窟窿里的碎冰撈出來……將一根吊線放到了冰洞里。
等他們再走近點,就見那個老頭用力拉扯釣線,把一條白亮亮的鯉魚拽了出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