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完凍冰箱里,想吃的時候,拿出來煮就行了。”
陳老太想起來家里有冰箱,沒再說話。
買完水餃和豆腐,陳阿妹又去買了幾條紅花魚。
不遠處有一家賣各種籺的小攤。
她又去買了幾個三角籺,幾塊馬拉糕。
將一塊馬拉糕掰成兩塊,分別塞進兩個小胖墩的手里。
兩個小胖墩的嘴立馬被甜甜的馬拉糕堵住,不再咿咿呀呀。
從市場離開后,陳阿妹就帶著陳老太去了農技站。
買完化肥回家的路上,剛好經過鎮上打米店。
遠遠就能聽到打米店的機器轟隆隆響著,但店里看起來沒幾個人。
回到家,加工坊門前已經靠墻放了幾堆用蛇皮袋裝著的稻谷。
這是來打米的村民和陳阿妹形成的共識。
不管陳阿妹在不在家,把要加工的糧食留下,等陳阿妹回來了,自然會把糧食加工好。
如果在蛇皮袋上寫了名字和地址,陳阿妹還會直接將打好的米面送到家里去。
陳阿妹歸置好買來的東西后,就換上平常干活時穿的衣服,再用一件襯衫外套包裹住頭和臉,打開機器開始加工糧食。
還沒加工完門口堆放的糧食,就有村民來認領打好的米。
打好的米面被陸續領走。
有的人用米糠來抵加工費,有的掛賬,有的則是爽快地給加工費。
一不留神,就忙活到了上午十一點多。
陳阿妹解下蒙上頭上防塵的襯衫,撣了撣身上的灰,就系上圍裙,進廚房開始煮餃子。
她沒煮過水餃,但在買餃子的時候,留神看了一眼老板娘煮餃子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