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高軒三人的話,表明了改革派的立場!
“陛下圣明!賜槍之舉,英明無比!”
“臣等支持陛下!”
“請陛下勿疑!”
其他改革派的官員們也紛紛反應過來,群情激昂,起身力挺皇帝。
他們從實際戰局、激勵士氣、人盡其才等角度,駁斥太師一派的論。
一時間,御花園內徹底變成了兩派交鋒的戰場!
以李崇義、朱文成為首的太師黨,堅持“禮制”和“風險”,辭“懇切”,仿佛處處為國著想。
以何高軒、唐盡忠為首的改革派,則強調“時局”和“激勵”,氣勢昂揚,認為太師一派保守怯懦,不識大體。
雙方引經據典,爭論不休,聲音越來越大,情緒也越來越激動。
原本祥和歡快的佳節氣氛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朝堂之上常見的劍拔弩張和激烈黨爭。
那些中立的清流官員和勛貴們,則看得目瞪口呆,噤若寒蟬,誰也不敢輕易插話。
皇帝趙真高踞龍椅之上,面無表情地看著下方吵成一團的臣子們,手指無意識地在椅子扶手上輕輕敲擊著,誰也看不出他此刻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
而跪在場地中央的吳承安,則緊緊握著那桿冰冷而沉重的龍膽亮銀槍。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這桿槍所承載的,不僅僅是歷史的重量,更是當下洶涌的政治暗流。
他的命運,再一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