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內,金碧輝煌,晨光透過高窗,灑在光可鑒人的金磚地上,映照出氤氳浮動。
鎏金蟠龍柱下,文武百官分列兩側,紫袍玉帶,肅穆無聲,然而空氣中卻彌漫著一股難以喻的緊張,仿佛暴雨前的窒悶。
龍椅之上,皇帝趙真指尖輕叩扶手,面容隱在十二旒白玉珠后,看不清具體神色,但那微微前傾的身軀,卻透露出他對今日議題的專注
議剿滅白沙溝悍匪彭莽的功臣,吳承安及其部眾的封賞。
何高軒剛陳述完自己對吳承安的抬舉,話音才落,一個沉穆如古鐘的聲音便打破了寂靜。
“陛下,老臣以為,此事還需慎議。”
眾人目光齊刷刷望去,發聲者正是當朝太師、文官之首李崇義。
他手持玉笏,緩步出列,雪白的須發梳理得一絲不茍,絳紫色朝服襯得他身形愈發挺拔,雖年過花甲,目光卻銳利如鷹。
他微微躬身,聲音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份量:“吳承安之戰功,目前僅憑其一部之,尚未經有司核實查驗。”
“沙場征戰,斬獲首級、繳獲物資、戰場勘驗,皆需一一核對應證,此乃軍國制度,豈可因一時捷報而廢弛?此其一。”
他稍作停頓,目光掃過對面幾位躍躍欲試的武將,繼續道:“其二,吳承安其所部兵卒,多為昔日嘯聚山林的悍匪。”
“此輩人等,野性難馴,是否真心歸附王化,尚需時日觀察。”
“若此時貿然加以重賞,恐非但不能激勵其心,反會助長其驕縱之氣,以為朝廷軟弱可欺。”
“萬一彼等恃功而驕,不服地方管教,甚至再生事端,屆時禍亂地方,朝廷是剿是撫?豈非徒增煩惱,反受其累?”
李崇義的聲音陡然提高了幾分,回蕩在寂靜的大殿中:“故此,老臣懇請陛下,暫且壓下封賞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