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慮事需周全,亦不可因噎廢食,寒了天下勇士之心!”
他身體微微前傾,目光變得銳利起來:“吳承安,年方十六,確乎年少。”
“但眾卿莫非忘了?此子絕非僅憑一場白沙溝大捷便驟得虛名之輩!”
“早在年前,北境與大坤小股兵馬沖突之際,時年十五的吳承安便已隨邊軍出戰,并以少勝多,擊潰大坤兵馬,其勇猛果敢,已初露崢嶸!”
“此事,兵部檔冊應有記錄!”
趙真的聲音愈發響亮,帶著明顯的贊賞:“此其一!其二,今歲京師武舉,天下英才匯聚,吳承安能力壓群雄,獨占鰲頭,憑的是真才實學,是實打實的弓馬騎射、兵法策論!”
“朕親自觀其演武,其技近乎道,非庸碌之輩可比!此武狀元之名,乃天下共鑒,豈容置疑?”
“其三,便是此番白沙溝之戰!”
趙真一掌輕按在龍椅扶手上,強調道:“以新附之眾,臨機決斷,巧設奇謀,更得地方輔佐,一舉剿滅為患多年的‘一陣風’!”
“此乃實打實的戰功,非紙上談兵!韓永福的奏報、繳獲的賊贓、解救的百姓,皆可為證!”
“太師的門生親自作保,難道還有假不成?”
他一條條列數吳承安的過往與功績,層層遞進,邏輯嚴密,將反對者提出的“年紀輕、經驗少、功績或有虛”等理由逐一駁斥。
朝堂之上,只回蕩著皇帝清晰而有力的聲音。
李崇義聽著皇帝一條條駁斥回來,心中那股不祥的預感越來越強烈。
他深知,皇帝一旦開始如此細致地為一個人辯護,那心意幾乎已不可動搖。
他眼角余光瞥見何高軒、唐盡忠等人臉上抑制不住的振奮,心中更是焦躁。他不能就這樣放棄!
就在趙真話音稍頓之際,李崇義猛地吸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