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由御史大夫何高軒一手提拔起來的得力干將,是朝中“改革派”在地方上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到來,意味著什么,不而喻!
在三道復雜目光的注視下,只見一人邁著穩健的步伐踏入大堂。
來人年約四旬,身材清瘦,面容儒雅,但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透著精明與干練,正是常山知府周弘文。
他雖一路風塵,但官袍整潔,神態從容。
周弘文進得堂來,目光快速一掃。
首先便落在主位的吳承安身上,眼中閃過一絲贊賞,隨即笑著向在場眾人團團拱手,聲音洪亮:
“周某路途稍遠,緊趕慢趕,還是來遲了一步,讓諸位大人久候,恕罪,恕罪!”
他的禮節周到,先向吳承安和趙吉安致意,然后也對張啟明三人拱手為禮,態度不卑不亢。
張啟明三人臉色變幻,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還禮,心中卻是警鈴大作。
周弘文的出現,徹底打破了他們預想中可能形成的、對吳承安不利的三對一局面。
現在,變成了三對二,而且周弘文背后站著的是何高軒,這分量可不輕!
吳承安此刻才笑著起身,對周弘文道:
“周大人一路辛苦,快請入座。您能及時趕到,此番議事方能稱得上圓滿。”
周弘文在下首左手邊、與張啟明相對的位置坐下,正好與吳承安、趙吉安隱隱形成了一個呼應之勢。
待周弘文坐定,飲了口熱茶稍事休息后,吳承安環視堂內眾人,神色一正,朗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