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鵬真正落到實處的做法相比,袁紹只是給他的部下們畫了一塊大餅。
很多跟隨袁紹的人都是想著能給自己的子弟爭取到學習《孟氏易》的機會,從而逆天改命。
尤其是投靠袁紹的地主豪強出身的人才,都是瞄準這個崇高的目標去的。
但是這個機會比較渺茫,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得到這個機會,拋頭顱灑熱血為袁紹賣命,也未必能得到這個機會。
但是他們不會放棄。
因為一旦真的得到了這個機會,簡直就是祖墳上冒青煙。
能讀書了!
家里出真正的接受教育的讀書人了,祖祖輩輩的夙愿達成了!有成為三公的機會了!
所以這塊畫出來大餅的誘惑程度遠超可以真的吃進嘴里的郭鵬的那塊小燒餅。
這就是差距所在啊。
這塊畫出來的大餅的誘惑力,甚至超過了真正可以吃到的小餅。
袁紹于是得到了他所想要得到的一切。
袁紹現在就和當年的光武帝劉秀差不多。
劉秀本身是皇族后裔,有大義名分在身,又是更始政權的官員,打了大勝仗,有一定的權力和名望,通過聯姻,得到了河北豪強的支持。
雖然給出的利益條件不同,但是結果一樣。
和眼下的袁紹一樣,劉秀在豪強的支持下,用他們的錢糧、兵馬、物資,建成了自己的軍隊,差不多就是這樣建立東漢帝國,并且成為世人津津樂道的『大魔導師』。
什么大魔導師?
無非是敢于許諾,樂于聯姻,運氣不錯,然后“民”心所向罷了,前娶新野豪門千金陰麗華,后娶中山豪門千金郭圣通,南北民心所向。
袁紹雖然沒和大家聯姻,但是給出學習《孟氏易》的資格,遠比聯姻更實在。
豪族們做出了和當年并沒有什么區別的選擇。
為了家族利益,為了階層提升,為了轉型士族一步登天,直接無視了郭鵬的兵鋒和文采飛揚的討袁檄文,以及他們還未曾注意到的已然降臨的亂世。
他們一門心思想著如何考上袁紹家族開辦的汝南袁氏政法大學,根本看不上郭鵬家族開辦的入學率更高門檻也相對更低的潁川郭氏律法職業學院。
他們給袁紹送去了大量兵馬糧草和輜重等等袁紹所需要的一切,擺明態度支持袁紹,試圖考取更高的分數。
袁紹得到了這樣的資助,終于一掃頹勢,不僅恢復了實力,還變得比原來更強大。
他決定要南下收復冀州失地,像捏死一只螞蟻一樣捏死郭鵬,展現自己四世三公之家的威武。
區區家世二千石的二流士族,也敢與我四世三公之家爭鋒?
七月初十,袁紹還在整軍的時候,忽然傳來消息,說鮮于輔和鮮于銀兄弟率領家人南下,去報考潁川郭氏律法職業學院去了。
緊接著,又有幾個規模不算太大的家族跟著鮮于兄弟的腳步一起,南下報考潁川郭氏律法職業學院去了。
一共也就六個家族南下,這在袁紹看來根本不值一提。
這幾個家族只是眼瞎,看不清楚局勢罷了。
他們家族底蘊都還不錯,應該能考出不錯的分數,結果放著好好的政法大學不考,卻要去考職業學院?
腦子有問題?
袁紹對此不屑一顧。
隨著這幾個家族的離開,剩下的搖擺家族也投靠了袁紹,出兵出錢出糧,竭力幫助袁紹打勝這一戰,爭取考出更高的分數,考上汝南袁氏政法大學,登上人生巔峰。
于是又給袁紹催肥了一圈,汝南袁氏政法大學看上去更加強盛了,漸漸有了門閥的特征。
“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郭子鳳趁我北伐偷襲我轄地,失道之極,其人必然潰敗,我必然收復冀州!此戰!我軍必勝!”
袁紹檢閱自己的兵馬,拔出自己的佩刀,朝天上一指,軍隊群起歡呼,聲威整天。
『必勝』的歡呼聲響徹云霄,仿佛他已經獲得了勝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