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阿爾達班五世放心的調動了東線的部隊往西線馳援,及時的緩解了西線的壓力,穩定了戰線。
如此一來,他們一度稍稍遏制住了羅馬帝國的攻勢。
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不知道怎么回事,羅馬帝國的攻勢變得較為鋒銳,且作戰機動靈活,導致前線將領紛紛報告說應對起來十分困難。
羅馬軍隊的騎兵大為活躍,到處襲擾安息軍隊的駐地,甚至還有那么幾次成功偷渡到了安息軍隊的后方,伏擊了他們的后勤補給線,焚燒了他們的糧草和軍用物資。
這種往年只有安息軍隊能辦到的事情,羅馬軍隊居然也辦到了。
這就很難受。
安息軍隊甚至一度陷入了缺糧的困境,戰斗意志十分低落。
羅馬軍隊則趁機加強了攻勢,在前線以強大的步兵力量給了安息軍隊重創。
安息軍隊步步后退,逐漸讓出了第一道防線,被迫向后方縱深的第二道防線轉進。
而在此之前,意識到羅馬軍隊的強大攻勢不好抵抗,部分將領提議皇帝阿爾達班五世放棄第一道防線,直接轉進到第二道防線以拉長羅馬軍隊的補給線。
他們普遍認為這樣可以逼迫羅馬軍隊放棄深入進攻,因為那對于羅馬的后勤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主動放棄還能減少軍隊主力的傷亡,對于保存實力有很大的好處。
但是阿爾達班五世拒絕了他們的建議。
阿爾達班五世要求他們死守,說帝國的領土一寸都不能放棄,要讓羅馬人知道帝國的土地是用血換來的。
是用我們的血!
又不是你的血!
對于阿爾達班五世在對羅馬的軍事行動上多次失誤造成大量損失的事實,前線將領都十分惱火,但是總要遵命。
阿爾達班五世不是什么簡單角色,他繼位時間不久,也就兩三年。
他也是通過皇位繼承戰爭用軍事和政治手段擊敗了自己的兄長奪取皇位的,他的兄長因此被驅逐到了巴倫比亞地區茍延殘喘。
但是在對羅馬的問題上,他始終不能擺正姿態,始終不能認識到羅馬軍隊的實力更強一點這件事情,以至于多次邊境摩擦都吃了虧。
前線將領的建議被他拒絕,他固執地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拒絕了前線將領出自具體現狀的正確提議。
于是在一陣苦戰之后,安息帝國的軍隊還是不可避免的后撤了——無論是戰略預備隊還是國力,安息帝國都遠遜于羅馬帝國。
只是二者之間過長的交通補給線限制了羅馬軍隊的發揮而已。
和龐大的羅馬帝國相比,安息帝國只能算一個地區性中等強國。
所以在這場戰爭里,卡拉卡拉皇帝依然沒有出動帝國東方行省所能承載的最多規模的羅馬軍隊。
羅馬帝國留有余力,卡拉卡拉皇帝只是帶著禁衛軍和少量當地軍隊作戰,并未全力以赴。
而安息帝國已經應對的非常吃力,并且損失了大量軍隊和大量財富。
對于統治已經極不穩固的安息帝國來說,這場戰爭無異于雪上加霜。
對于羅馬帝國來說,這場戰爭的順利進行已經極大地增強了卡拉卡拉皇帝的個人威望。
他一路征戰獲取的巨量財富極大地滿足了禁衛軍的需求,讓禁衛軍的大部分人隊卡拉卡拉皇帝極為滿意。
甚至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之后,卡拉卡拉皇帝的命令比禁衛軍首腦奧佩利烏斯·馬克里努斯還要好用。
卡拉卡拉皇帝的個人權威通過這場戰爭極大的增強了。
所以卡拉卡拉皇帝絕對不會輕易放棄這場刷威望的戰爭。
在安息軍隊全面后撤的檔口,他放縱軍隊大肆燒殺搶掠獲取財富,許給軍隊更大的利益許諾,填飽軍隊的胃口,讓軍隊更加有戰斗意志。
然后驅趕難民向安息帝國的縱深前進,準備繼續尋找安息帝國的主力進行決戰,試圖一舉擊潰安息帝國的主力。
安息皇帝阿爾達班五世被迫親自前往前線,穩定前線軍心,順便抵抗卡拉卡拉皇帝的進攻。
安息帝國國勢衰微,貴霜的局勢也不見得就多好。
貴霜帝國南部的叛亂還在頑強的繼續著,貴霜皇帝十分惱火,不知道多少次的親自出征,決定要在這一次徹底解決掉叛軍。
不能再一次被魏軍威脅了。
貴霜和安息各有各的麻煩事兒的同時,魏軍已經結束了戰爭,回復了和平。
雖然對于此次參戰的大部分軍隊來說這一戰打得十分憋屈就是了。
但是沒人可以否定,張飛的活躍的確讓魏軍用非常小的代價和非常少的時間拿下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同時很順利的消滅了康居國,夷平了康居國,樹立了魏帝國在中亞地區說一不二的威懾性霸權。
這一霸權的確立讓魏帝國的西大門非常安穩,整個西部邊疆都獲得了安定。
并且,在后郭鵬時代,郭瑾初登帝位的這個時刻,也成功的樹立了屬于自己的權威。
這對于郭瑾來說,意義重大。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