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東漢末年梟雄志 > 一千四百五十七 司馬懿與毛玠

            一千四百五十七 司馬懿與毛玠

            而且從他敢于打破坊市界限、正大光明發展商業的情況來看,他也是一個敢于作為的政治家。

            無愧于他在歷史上的地位。

            以區區一州之地對抗強魏十州之地,用一百萬在籍人口的實力對抗五百萬在籍人口的實力,主動發起五次進攻,甚至還有兩次所圖甚大的戰略進攻,打的魏國險象環生。

            不說戰果,能夠憑借一州之力發動五次進攻,本身就能體現諸葛亮強大的政治能力。

            沒有這種統籌規劃和強制執行的政治能力,根本就無法發起行之有效的戰略進攻,在討論軍事能力之前,首先就應該對諸葛亮的政治能力給予滿分的評價。

            在這種層面上,諸葛亮甚至強于劉邦身邊的蕭何。

            而在軍事和謀略的層面,諸葛亮或許不如韓信和張良,但是一個諸葛亮做了漢初三杰的全部事情,難道還不足以稱之為偉大嗎?

            作為二代皇帝,郭瑾需要敢作敢為的人在身邊輔助,而能把諸葛亮提拔起來留給郭瑾,是郭鵬覺得郭謹一朝乃至于未來郭承志時代魏帝國不會出大亂子的重要前提。

            郭瑾需要幫手,一個陸議不夠,還要加上諸葛亮才能算是穩妥。

            如此,才能保證穩住大局,大局之下的些許小小波動,就不會動搖魏帝國真正的根基了。

            說起諸葛亮,郭鵬又想到了司馬懿。

            根據他所知道的情況,司馬懿和毛玠的關系匪淺。

            好像是在之前涼州貪腐大案爆發的前后,這兩人有了一些交集,而后司馬懿得到了毛玠的欣賞。

            公開的信息是毛玠欣賞司馬懿治理地方的成果。

            但是私下里的原因,據郭鵬所知,乃是司馬懿將一個重要的消息透露給毛玠知道,讓毛玠得以在涼州貪腐案爆發的時候保全了自身。

            這是臨淄營密探查出來的秘密情報。

            據說當時司馬懿曾經秘密拜訪過毛玠,與毛玠做了私下里的商談,給了毛玠很大的幫助。

            當時郭鵬就很感嘆,覺得司馬懿其他的不說,抗壓能力和政治眼光是一等一的,政治能力且不提,他首先是個優秀的政客。

            利用自己的優勢和上位者做政治交易,這種事情并非一般人能做的出來。

            之后,度過危難的毛玠投桃報李,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就被毛玠辟為屬吏,在涼州刺史府工作。

            于是司馬懿和毛玠的政治交易的內容也就暴露出來了。

            司馬懿利用這件事情給自己的家族謀取了政治利益,成功把弟弟司馬孚推薦給了毛玠,成為毛玠的故吏,與毛玠綁定在一起。

            司馬家族有了第二條路。

            當時察舉制度和征辟制度還在運行,毛玠的辟召權還存在,司馬孚就去到了毛玠身邊辦事,在他身邊工作了兩年多的時間。

            據說他的工作能力比較強,得到了毛玠的信賴和重用。

            毛玠是個很講政治信譽的人,不會隨隨便便就敷衍了事,很顯然,毛玠認為扶持司馬家族對于自己的未來很有好處,所以對司馬孚也是相當的照顧。

            延德七年,科舉制度確立前夕,天下風起云涌,皇帝和士族的矛盾激化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當時的武威郡姑臧縣縣令公開反對科舉制度,認為這是禍國殃民之舉,被郭鵬撤職問責,罷官為民。

            毛玠抓住機會,趁機舉薦公開支持科舉制度的司馬孚就任姑臧縣縣令。

            他搶了一個好時機,鉆了一個大空子,讓身為吏員的司馬孚華麗變身,成為了官員。

            至于司馬孚是真心支持科舉還是為了做官,這已經不得而知,反正他們司馬家族作為士族的一員,背叛了士族的立場,成為極少數擁護科舉制度的士人家族。

            到眼下,司馬孚因為政績突出,已經從姑臧縣縣令升職為武威郡郡守,成為兩千石官員。

            可以說是從一條咸魚的地步成功翻身。

            官和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相當于正式工和臨時工之間的區別,二者福利待遇和權勢有天差地別。

            科舉時代之前是清流和濁流的分水嶺,科舉時代之后則是考試出身和非考試出身之間的鴻溝。

            就是那種在上面制定政策叱咤風云的人與在下面累死累活跑腿的人之間的區別,而且二者在科舉時代之前甚至沒有轉換條件。

            很多官員天生就是官員,吏員則天生就不可能成為官員。

            就算到了科舉時代,也有很多限制,不允許吏員成為官員之類的限制等等。

            郭鵬最開始限制察舉和征辟制度的時候,也是把官員的任免權收歸中央,把吏員的辟召權留給了地方,以此限制地方長官的權威。

            地方長官從此以后只能辟召吏員,而不能決定官員的人選,這對地方長官的打擊是非常之大的。

            有才能有眼界的人肯定想要成為官員,而不愿意做一個區區吏員,放在以往,寒門豪強才會去做吏員,士人都是要做正式官員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郭鵬就能在科舉尚未確立的時代打壓地方勢力,確保人才向洛陽流動得中央向心力。

            但是士人家族的選擇絕非唯一,在漢朝還沒有滅亡的時候是如此,入魏之后也是如此。

            一手中央一手地方在當時是常態。

            _a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