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從中央官員被貶斥為地方官員,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才能調回京師。
但是因為掌握云州實權,所以還挺怡然自得的,并且漸漸沒有了快速回到京城這樣的想法。
可田德光卻是靠著自己的本領考科舉成為中央官員的,雖然現在被外調,但是依然有著想要回到京師的想法。
他想著自己才三十歲,未來大有可期,不如趁此時節為日后的自己努力一番?
機會在手,不能不把握。
不在皇帝十六歲的時候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又怎么能在三十六歲的皇帝手下取得富貴呢?
于是,田德光開始一邊工作一邊抽時間給郭承志講述后勤工作的要義所在,還有自己這些年工作的心得,讓郭承志大呼精彩。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后勤工作。
而且不止后勤工作,田德光還告訴他后勤工作不單單是自己努力,也要隊友靠譜。
后勤工作的隊友就是大軍斥候部隊。
戰前,斥候們要冒著危險到戰地附近打探消息,關于地形地貌和地理環境,可飲用水源,在哪里有可行的道路,然后將之畫成軍事地圖等等一系列的行動。
這些行動都要在大軍開拔之前完成,得到主帥的審核通過。
主帥覺得可以了,再通知后勤部門進行后勤準備,這個時候就是考驗斥候部隊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的時候了。
要是到位,細致,后勤工作就是有的放矢,相對簡單。
要是不到位,漏了什么重要的因素,那么后勤部門就要被坑死。
大軍出動是一切完成之后的事情,主帥親自考核確定戰前準備萬無一失了,就可以宣布出兵。
首先出動的還是行軍速度較快、較為精銳的先鋒軍,交給經驗豐富的先鋒大將統領,然后先鋒軍出動,大軍主力跟在后面出動。
這才算是軍事行動的開始。
軍事行動開始之前,斥候部隊和后勤部門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田德光介紹了幾個資深的后勤老官員給郭承志認識,然后讓他們摘下帽子,郭承志驚訝的發現他們的頭發相當稀疏,有一個甚至連發髻都戴不起來。
“都是壓力過大導致的脫發,發量過于稀疏,以至于他們幾個現在不戴帽子都不敢外出見人,還到處打聽哪里有假發可買。”
田德光滿臉的悲愴,但是郭承志總感覺這悲愴之中還帶有一絲嘲笑的味道。
這就很奇怪。
不過這也側面顯示了后勤人員的辛苦工作。
郭承志為之感嘆不已。
郭鵬沒有留在軍營里,而是跟著李乾等將領一起前往治安戰爭的最前線,觀察前線的情況,以及最后魏軍要攻擊的那座深山老林。
山挺高的,且地勢陡峭,樹木雜亂無章,山體周圍遍布壕溝、拒馬、各類陷阱。
山體周邊樹木已經有相當一部分被魏軍燒毀,燒的黑黢黢的一片,整體觀感非常之差。
感覺像是一個生命絕跡的地方。
“若不用火攻,強行攻山,我軍的損失必然非常之大,火攻才是上上之選,猛火油的數量足夠嗎?震天雷呢?”
郭鵬詢問身邊的李乾。
李乾點頭。
“為了此戰,臣從數月前起就開始囤積猛火油和震天雷,打算一鼓作氣將這座山徹底焚毀,叫那些頑抗到底的賊人死無葬身之地!”
“雖然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十余萬賊人,全都靠這座山生活,怕是不可能,大山養不活那么多人,他們之前從什么地方獲取給養?”
郭鵬詢問李乾。
李乾開口道:“這是抵抗最堅決最頑固的一群賊人,之前周邊諸多山頭都是他們的,占地廣大,自己能養活一部分人,還有其他共同愿意反抗的部族給他們提供食糧。
等我軍基本掃平平地上的賊人之后,他們遁入山林,又通過交州的渠道得到食糧,他們背靠交州,我等難以追尋,于是請交州滿使君協助我等一起打擊賊人。
多虧滿使君的協助,終于掐斷了他們全部的食糧來源,并且將所有交通要道掌控住,彼等多次派人下山沖擊我軍封鎖,皆被擊退,已逐漸陷入絕境,現在我軍準備齊全,正是最后一擊以盡全功的時候。”
郭鵬點了點頭,表示滿意。
“李將軍老成持重,有你指揮此戰,我很放心。”
李乾忙道不敢當。
接著郭鵬又和李乾一起走了一遭云州邊地,見到了一派原始的雜亂無章,深感帝國在這里統治的不足,深感云州人口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