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華宮中,一個御前內侍打扮的人匆匆進了殿內。
彼時楊佩寧肅色思索著什么,見此人面生,挑了眉眼望著他。
“你說是齊覃讓你來的?他讓你帶什么話?”
那小內侍飛快給楊佩寧見了禮,許是一路跑過來的,還喘著粗氣,卻不敢耽誤,“中監大人審問前日給楊婕妤和韓美人抬肩攆的轎夫,其中一人松了口,指認是娘娘您賄賂內仆局!齊中監知娘娘您必定是被陷害的,可卻不能隱瞞不報。陛下聞聽此事發了火,正在趕往倚華宮來問話。中監大人讓奴才提醒娘娘,快些想法子應對吧!”
楊佩寧本不信任齊覃。
可同樣的話,不久前李安的人也來匯報過。
瑤光宮雙兒也遞話來,說帝王心思恐生變。
這便由不得他不信。
尤其是沒過多久,又有御前內侍來提醒她準備接駕。
倚華宮上下頓時警惕起來,“陛下怕是真疑心了您,再有那轎夫的‘證詞’在,只怕不好啊!御駕就快到倚華宮了,娘娘,如今該怎么做?”
扶桑迅速思索,安慰她道:“好在娘娘有齊覃和李安的人提前告知消息,不至于腹背受敵!只要娘娘能夠在陛下來時適當說一說,撇清與內仆局的關系,打消其疑心,此事也就過去了。”
楊佩寧下意識點頭。
留給她思考的時間不多,她立刻吩咐:
“槐序,將公主抱去側殿休息。”
皇嗣出事,她再將妙儀抱在眼前,只會徒增他疑心。
芙娘也立馬起身,“奴婢去準備陛下喜歡的吃食來。”
楊佩寧頷首,扶桑也跟著細細思索起來。
“宮中怎會有這么巧的事情?二姑娘來尋您期間便遭遇此禍!必定有人暗害,更想借此栽贓于娘娘。”
一旁明仲開口,“說起肩攆,若非當初貴妃在陛下跟前請求,婕妤位分上不會人人都有。”
扶桑忽然想到什么,“近日貴妃整頓后宮,與內仆局接觸也不少,會不會是她?她雖瞧著不像有那起子手段的人,可難保是扮豬吃老虎也不一定。”
明仲卻有不一樣的看法,“若說內仆局,皇后才算是一手遮天。她一直想對楊婉因下手,只是礙于陛下安排在瑤光宮的人保護,未曾得手。或許貴妃是受了皇后的‘啟發’,才主動提起此事企圖立一個賢妃的招牌。”
扶桑想想也對,轉變了思路,“前日在瑤光宮,皇后雖然沒來,但江嬪一直語引導其他嬪妃激怒貴妃,貴妃才會失了理智,下令杖責重罰,在未查清事情前,便打死了幾個轎夫,失了許多線索。”
許多證據都表明,此事與貴妃直接相關,卻與皇后脫不了干系。
一直沒說話的楊佩寧語氣幽幽,“也難怪扶桑你,懷疑貴妃用心。”
這便是她更傾向于幕后主謀是皇后的意思。
扶桑聞倒吸一口涼氣。
“若真是如此,皇后僅僅借著這么一件事情,便牽扯進了您和貴妃,又叫二姑娘早產,韓婕妤失寵!”
楊佩寧冷哼,“她估計連楊婉因和那一胎都不想放過,早產,只是楊婉因命大而已。”
饒是她都不免咋舌,“皇后果然一如既往的狠辣。”
想明白了這一切,她要解困,其實便不難了。
畢竟后宮之中,敢假傳太后懿旨又操控內仆局的人,除了皇后,便沒有其他。
更何況,比起她,崇慶帝更愿意懷疑是皇后。
她只需要順從崇慶帝心思,在陛下問話前,將此事推到皇后身上即可……
她只是疑惑,“皇后這一次雖然算計了所有人,可自損更巨。”
只要崇慶帝稍加思量,便會知道是她,哪怕沒有證據查不出來,她依舊更受帝王猜忌。
崇慶帝可以容忍她一次兩次,難道還會放過這一次嗎?
對皇后而,這分明是死局!
“她何必如此?”
但這并不是眼前她最需要考慮的。
對她來說,只要皇后被猜忌,她便可以輕松被摘出來。
聰慧如楊佩寧,很快想好了應對的法子和話術,只等著崇慶帝來……
彼時夕陽將落,崇慶帝的御駕已經到了倚華宮外。
楊佩寧也領倚華宮上下在廊檐下等著,預備迎接。
宮墻外,御前帶刀侍衛整齊行進的聲音停下。
“磕噠”
楊佩寧聽得出來,這是肩攆放下的沉悶聲響。
她下意識擺上自己反復打磨過最得體又不缺嫵媚動人的笑容。
可就在頃刻間,她的笑容逐漸僵硬消散,眼里浮現出一抹茫然的神色。
這一刻,她忽然意識到了什么。
“李安轉為掖庭令后,還熟知御前狀況嗎?”
扶桑一愣,隨即滿目驚恐。
“不對!”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