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憐見,我雖留意和靜婚事,也想過同娘家結親,可若和靜不愿,我又怎么會不顧她的意愿?”
見她哭得傷心,楊佩寧又拿了塊新帕子遞給她擦眼淚。
忠王妃捏著帕子,面露自責。
“說來此事也怪我,若是當初捉拿那外室之時再小心謹慎一些,說不準便不會弄成如今這個樣子了。”
楊佩寧安慰她:“王妃為郡主操盡心力,慈母之心可見一斑。如今不過是困于局勢罷了。但本宮想,王妃與王爺夫妻情深,向來有商有量,此事上王爺定是與王妃同心。有王爺在,王妃也可安心許多。”
提到忠王,她心里熨帖之余,也升起一些其他的隱憂。
只是不便宣之于口。
楊佩寧看出她的顧慮,也并未深問,只是輕聲細語附和著她,同她說話解悶。
忠王妃本就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實在是涉及到至親又憋悶太久了才這樣難過一回,眼下有人陪著說話,沒多久也緩和了下來。
她起身,朝楊佩寧欠身道謝,“今日多謝娘娘寬慰。”
楊佩寧扶住她的手,“王妃實在客氣。當初連彰傷了腿,都靠王妃慷慨贈藥,否則還不知要到什么境地呢……”
“你我妯娌,不過舉手之勞,何需謝?何況后來你又吩咐女官送來那樣多的禮物給和靜,反倒是我不好意思了。”
兩個人都是七巧玲瓏心又禮節周全的,說起話來越發投契。
直到外頭忠王找來。
“你怎么曉得我在這兒?”王妃驚喜也訝異,后知后覺看向楊佩寧。
對方笑意吟吟,“近來天冷又四下黑漆漆的,王妃獨自落寞未免叫人擔心,本宮自作主張請了忠王來,王妃不要怪本宮自作主張才好。”
忠王妃這樣行為瀟灑的人見忠王這樣焦急擔心地來尋她,嘴上雖然不說,眼角眉梢卻不自覺浮起了綿綿笑意來。
楊佩寧見忠王夫婦倆濃情蜜意,便借口要回席上去,將空間留給二人,先行離開了。
“奴婢沒想到,忠王妃這樣的性子也會受委屈。”出來后,槐序在前頭提著宮燈,語間很有些錯愕。
“世上的人各有各的難處。并不因為身份地位就可徹底絕了這些苦楚。”楊佩寧看著前頭光芒大盛的重華殿,“甚至因為是世家皇族之人,受的掣肘和約束會比旁人更多一些。”
槐序咋舌,“這樣說來,還不如不嫁人呢。奴婢可記得王妃閨中時,可是人人都羨慕的世家女了,連我們王府伙房里的人都提起過呢。”
扶桑笑嗔她一眼,“說得好像日后你不嫁人了似的。明年你就到出宮的年紀了。”
槐序昂了昂脖子,朝楊佩寧挨近了一些,“我才不嫁呢,我可要跟隨咱們主子一輩子的。主子,你說好不好?”
她眼睛锃亮,滿臉期待地看著主子。
楊佩寧莞爾笑著,抬手摸了摸她的腦袋。
“別說胡話。你們跟了我多年,也幫我做了多年的事情。如今好容易苦盡甘來了,能出宮還是出宮好些。”她看了看扶桑又看向槐序,“若實在不想嫁人的,如你們這樣出去的,也多的是世家大族希望聘請你們去做女夫子或是教引姑姑的。我便提前為你們尋些和藹待人和善的夫人,日后養老也是不錯的。不管如何,總要出宮去看一看外頭的世界。”
她知道這宮中生存有多令人絕望,若是如明仲小成子那樣不能出宮的內侍便也罷了,可景朝宮女年滿二十五都可以出宮嫁人的。
她也不愿意禁錮她們在身邊。
前世,扶桑和槐序為她做的已經夠多了。
這輩子,她定要讓她們過得順心暢意才好。
槐序憂慮,“可我們都出去了,娘娘您怎么辦?”
“我是妃主,尚宮局自然會安排人過來伺候。只是還要辛苦你們,在離宮前替我培養些得力的人起來。”
扶桑和槐序聞,皆有不舍。
走著路時也不由自主放慢了步伐。
仿佛這樣,就可以多延續和主子在一起的時光一樣。
楊佩寧敏銳察覺出來了,忍俊不禁。
“不必這樣苦大仇深的,離你們出宮不是還有一年嗎?何況,若沒有給你們找到合適的歸屬,輕易我也不敢放了你們出去受委屈。日子還長呢。”
正說著,便見前頭亭子里出來一人。
扶桑槐序屏息凝神,收斂了情緒。
她們走的這條路是抄了小路回重華殿的,很是幽靜偏僻,不是宮里的人生怕迷路,極少會選擇這條路來走。
可偏偏在此時撞上一個人來,像極了早早就等候在此處的,還是個男子,總是叫人不安。
對方近前來,拱了拱手,“淑妃娘娘金安。”
楊佩寧這才看清,來人是慶王。
倒也不奇怪了。
“慶王爺。”
親戚之間見面不得不有的客套罷了,楊佩寧微微點頭回了禮,便打算錯身離去。
慶王卻叫住了她。
“小王有事想同淑妃娘娘一敘,不知娘娘可否借一步說話?”
這算是楊佩寧和慶王第一次正式打照面。
即便是如此昏暗的宮燈光芒,也難以掩蓋此人那張俊逸非凡的臉。
他與崇慶帝雖然是同母兄弟,可長相和氣質卻相去甚遠。
比起崇慶帝的端方嚴肅,他更添了一股子邪氣妖媚的勁兒,搭配上此人的身份地位,也難怪景朝女子不少對其芳心暗許。
楊佩寧駐足,嗓音清冷,“本宮并不覺得同王爺有什么交情要敘,家中長輩與慶王也從無來往。”
許是沒料到淑妃如此冷淡,慶王短暫地愣了一下,隨即輕笑出聲。
“事關三皇子,淑妃娘娘也覺得無話可說嗎?”
聽到提連彰,楊佩寧第一時間感到的不是好奇,而是胸腔里頭翻涌的殺意。
她面色并未顯露分毫,而是擺了擺手,示意扶桑槐序二人退后。
慶王也屏退了身后的長隨,看向淑妃的眼里升起志在必得的自信和對女人的輕蔑。
那眼神在燈光的照射下落到楊佩寧眼里。
“王爺想說什么?”
“小王知道,淑妃娘娘是宮中難得聰明的人,便也不必拐彎抹角了。”慶王嘴角勾起笑意,“皇后病逝,宮中無后,淑妃娘娘膝下子女雙全,本該是當之無愧的繼后人選,可偏偏娘娘父母流放貶斥,兩位兄長前途未定……”
他饒有趣味,“娘娘現在,想來也是心急如焚吧?”
楊佩寧靜靜地望著他,“所以呢,慶王爺有何高見?”
慶王信誓旦旦,“同本王結盟。本王會全力助力娘娘,通往最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