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來,陛下便讓你統領后宮事務,更將十分要緊的尚宮和尚服局交由你全權打理,可見陛下多信任你。”
上首,皇后慈眉善目地同貴妃說著話,“只是你初來乍到,許是好多地方不明白。若有不解之處,可隨時來詢問本宮。”說著召了一位女官來,“這是蕪香。妹妹若需要……”
謝貴妃見狀,拒絕出聲。
“多謝皇后娘娘,陛下已委派了芡珠姑姑指導臣妾掌宮之事,不必如此麻煩了。”
說這話時,她的眼神死死盯著皇后。
卻見皇后除了淺淺的驚訝之外,便是一臉喜色,連連點頭。
“陛下考慮周全。本宮倒是多慮了。”
望向德妃淑妃時,又是打壓又是安撫,“你們也看到了,貴妃是陛下看重之人,德妃妹妹務必要將二尚局事務,事無巨細地告知貴妃,你和淑妃一起,要輔佐好貴妃掌理后宮。此后,不管何事,都要經過貴妃才好。”
聞聽此,德妃穩著的笑臉僵住了。
她從進王府開始就掌院,這么多年,因為皇帝授意,哪怕是皇后也沒能從她手中將宮權奪取。
淑妃得權,卻也只是輔佐。
如今謝棠一來,掌宮大權倒盡歸她手了,德妃自個兒淪落成了輔佐之人了。
再如何聽太后和楊佩寧勸導過,此時真要交付宮權出去,她也很難笑得起來。
楊佩寧看了她一眼,收回視線。
兩人一同起身,恭敬道:“是。”
見皇后沒有強塞人去關雎宮,謝棠暗暗松了一口氣,目光打量著德妃和淑妃,又掃過皇后送的那尊送子觀音玉像,眸光晦暗不明。
從椒房宮出來的時候,已是辰時末了。
坐在肩攆上,望著景色后退,她眼神逐漸渙散。
楊佩寧記得幻境中,貴妃崔楠對皇后以及楊婉因的制衡。
從一進宮,便大刀闊斧調教六尚二十四司,拔除皇后眼線。
因其出色的掌宮之能及端莊溫柔的脾性,崇慶帝喜歡尤甚,累封至皇貴妃,離后位僅一步之遙。
若非她生產時損了身子以致病重,楊婉因要成為皇后,難于登天。
而今謝棠未死,后宮無崔貴妃,只有謝貴妃。
論家世、民心,乃至皇帝的看重,謝棠都要盛于崔貴妃太多。
她會如崔楠那般讓皇后等人寢食難安嗎?
“淑妃娘娘!”
楊佩寧回過神來,見是舒婕妤。
遠遠地她就等在宮墻轉角,見她來,眸光一亮,快步近前來。
此處已遠離椒房宮范圍,又地勢隱蔽,她再無任何顧忌,矮身給楊佩寧行跪禮。
“嬪妾謝過娘娘大恩!”
楊佩寧坐在肩攆上,望向她,“快起來吧。還未恭喜你,復位婕妤。”
舒婕妤款款起身。
提起這個,她臉上有欣喜之色,亦有感慨。
“宮中向來拜高踩低,嬪妾這幾個月算是感受到了。”
如今失而復得,怎能不感激淑妃恩情?
“日后,嬪妾愿為娘娘所用,無論娘娘讓嬪妾做什么,嬪妾都愿往不辭!”
楊佩寧垂眸看著她滿臉堅毅的神色,輕笑,語氣中藏著些許酸澀,“你我都是陛下的嬪妃,我如何能讓你做什么呢?不過是聽從陛下心意,保得自身罷了。日后這話,莫要再提。”
舒婕妤抬首,眼里有不解之色。
“娘娘足智多謀,又得陛下盛寵,為何如此瞻前顧后……”
楊佩寧看著尚且年輕的舒婕妤,她雖經歷挫折,卻依舊明媚向上,充滿干勁。
這樣的活潑生動,就是見了都忍不住歡喜。
“你要記得,這后宮里的嬪妃,不管和誰為伍,都必須向著陛下。”
她深深望了舒婕妤一眼,“新人即將入宮,這幾日多在陛下跟前露露臉吧。輕易莫要來往倚華宮。”
說罷,她坐在肩攆上漸漸走遠了。
舒婕妤和侍女留在原地,侍女擔憂道:“淑妃娘娘這是不打算與主子您來往嗎?這可如何是好?”
舒婕妤卻篤定搖頭,“不。”
這幾日家中歷經生死存亡,有些可怕的事情她才慢慢看清。
她隱隱知曉了,為何淑妃明明與人和善,身邊卻無一人交好往來。
侍女問:“那給淑妃娘娘的禮還要送嗎?”
舒婕妤張了張口,嗓音澀啞,“妥善放好,總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