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這群人是鐵了心要跟咱們對著干。”
她抬眼看向安千千,眼底閃過一絲厲色:“既然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得讓陛下下道圣旨,五品及以上官員的女兒,年滿八歲至十六歲者,必須入學。誰敢抗旨,先摘了他的烏紗帽。”
安千千點頭:“光靠強制還不夠。得讓她們看到好處。”
她頓了頓,語氣清晰,“不如再加一條:入甲班者,由朝廷授予‘女官’銜。”
太后挑眉,隨即笑了,“這個法子好。尋常人家的女兒盼著嫁個好人家,官宦女子卻未必。給她們一條憑本事吃飯的路,不怕沒人動心。”
“太后說的是。”
“那些老頑固不是說女子讀書無用?那就讓她們看看,女子不僅能讀書,還能靠著學識站在朝堂邊上,讓他們這些做父親、做兄長的,都得高看一眼。”
安千千補充道:“入學后,每月考校一次,成績張榜公布。做得好的,不光賞銀錢,還得讓陛下親自夸幾句。誰家不盼著女兒爭光?我們到時候設宴,讓這些入了甲班的女子坐頭桌。”
“就這么辦。”太后轉身,眼里的笑意更濃,“明日就讓承年擬旨。我倒要看看,那些把女兒當籌碼的人,敢不敢違抗圣旨。”
翌日早朝,司承年將擬好的圣旨往龍案上一放。
“傳朕旨意,五品及以上官員之女,年滿八歲至十六歲者,需入啟慧學堂就讀。”他聲音平穩,聽不出喜怒。
話音剛落,吏部尚書就出列了:“陛下,臣有異議!臣家家有族學,犬女自幼在族中受教,若再去女學堂,時辰上有所沖突。”
這話像捅了馬蜂窩,幾個穿緋色官服的大臣跟著附和:“臣附議!我等世家皆有族學,師資未必遜于啟慧學堂,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司承年看著他們,忽然笑了:“族學好?那正好。”
他抬眸,目光掃過階下眾人:“既然諸位覺得族學更優,那這入甲班授女官的機會,便讓給尋常百姓家的女兒吧。”
“你們的女兒若不入啟慧學堂,往后朝廷所有女官缺額,一概從學堂中擇優選取。哪怕是商戶之女、農戶之女,只要學業優異,照樣能穿官服、領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