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天明這邊簽訂了5萬臺電冰箱采購合同的第二天,相距百余公里之外的香江本島,一家名為崇信的電器商行正式開業。
齊得隆咚嗆,齊得隆咚嗆……
兩頭披紅掛彩的獅子踩著鑼鼓點,在店鋪的大門口盡情的舞動著。
張麗梅被店員簇擁著,拿起蘸了金粉的毛筆,按照這些天剛學來的規矩,給金獅點睛,獅角掛紅。
隨后一陣鞭炮聲響起,橫在店門口的紅綢落下。
“張老板,恭喜啊!”
“恭喜恭喜,財源廣進,大發利市!”
前來道賀的全都是張麗梅開到香江以后認識的人,基本上都是這些年從內地來香江的。
用香江本地人的叫法,他們這些人統統都是北佬。
當然,這肯定不是啥好詞。
“阿梅,有任何事,記得來找我。”
說話的是個50多歲的中年人。
張麗梅能這么快把店開起來,離不開對方的幫助。
這人的看著普通,但身份卻不一般,掛名是某個同鄉會的會長,但實際上多少都粘著點兒黑。
類似這種情況,在香江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英國人對于殖民地能有多上心,無非就是攫取利益而已,這也就導致了香江社團盛行,治安異常混亂。
再加上本地人排外,那些來香江討生活的外地人為了自保,也就只能抱團取暖。
各種同鄉會、宗親會什么的,規模發展起來以后都難免會變了味道。
讓本地幫派聞風散膽的大圈幫就是這么來的。
都是內地偷跑過來討生活的,已經活不下去了,就為了一口飯吃,混得這么慘了,還要被本地幫派欺負,那還不得拼命。
“趙伯,真是多虧您了,要不然,我們這店也開不起來。”
“沒說的,沒說的,都是老鄉,互相幫著也是應該的。”
趙伯說著話,想到了之前找到他的那個人,心里明白面前這個年輕的女人也不簡單。
能讓官方出面找他幫忙,恐怕頭頂也是一片紅。
幫個小忙,就能落下這么大的人情,何樂而不為。
硝煙散盡,落得滿地紙屑,張麗梅送走了趙伯等人。
店是開起來了,可生意怎么樣,那就只能等著了。
很快就有第一位客人走了進來,張麗梅立刻親自上前招呼。
“雷猴啊,有什么需要的嗎?”
來香江也有段時間了,張麗梅也學會了幾句簡單的粵語。
進來的是個中年女人,四下打量了一番,最后走到了電冰箱的展區。
上面已經貼好了價格,1666元。
這個價格是李天明定的,香江人更加迷信,對于6和8有著難以喻的熱情。
“這是什么牌子?”
立刻有店員走了過來,這家店的所有服務員都是近兩年從內地過來的。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以前只要能站在香江的土地上,就能獲得本地身份證,可是近些年隨著跑過來的人越來越多,港英政府也開始施行遣返政策。
拿不到身份證明,過來的內地人就只能從事最底層的工作。
張麗梅經人指點,去找趙伯幫忙的時候,對方只提了一個要求,開店用人只能用還沒拿到香江身份的內地人。
“靚女,這是內地的海爾,在那邊很好賣的。”
內地?
聽到這兩個字,女人微微皺起眉。
本地人對于內地,還一直停留在六七十年代那種貧窮、落后的印象中。
改革開放對于她這樣的普通人,完全沒有概念。
想著便打算離開,但是,1666的價格卻讓她有些猶豫。
像這么大容量的電冰箱,如果是歐洲貨,或者東瀛貨,差不多要兩三千,大陸貨只要1666,這價格的吸引了可不小。
香江又不是人人都是船王那樣的大富豪,九成以上還是普通的工薪階層,買上一臺電冰箱照樣屬于高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