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的性格,無欲無求是好事,但不爭不搶不一定就是好事。”吳辰和深深看了眼陳木,語重心長地說道:“有時候,有些人,你若是表現得越弱勢,別人就會認為你好欺負,該你的東西,你都要爭,不是你的東西,絕不染指。”
“當官,不能靠著蠻力,過于理想化,否則最終吃大虧的肯定是你自己。”
陳木深吸了口氣,他看向吳辰和,最終點頭道:“我知道了。”
“你真的知道了?”吳辰和笑著問道:“那你說說,當官的本質是什么?”
“服務好……”陳木剛要開口,就被吳辰和給打斷了。
“場面話你不用跟我講,這里沒有別人,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吳辰和笑著說道。
“師兄,對你來說,當官的本質是什么?”陳木反問道。
吳辰和白了眼陳木,不過他也沒有猶豫,笑道:“我在擔任鄉鎮黨委書記的時候,我的使命管理好鄉鎮的正常運轉,不要出現任何亂子。”
“我在擔任縣委書記的時候,我的使命是管理好全縣的發展、穩定、幸福指數。”
“我在擔任市委書記的時候,我所代表的已經不是我,而是全市上下數百萬百姓,他們需要什么,我就努力完成什么。”
“隨著位置的變化,級別的提升,也從一個管理幾萬人的鄉鎮到如今服務數百萬人的地級市,換句話說,我的能力變強了,但是我身上的擔子也更重了,責任也更大了。”吳辰和抽了煙,說道:“這就是我的為官之道。”
陳木沒有說話,他知道吳辰和的意思,對方的為官之道就隨著環境的變化,位置的改變,讓自己不斷適應,不斷增強能力,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在更高的崗位上,做出屬于自己的貢獻。
也就是,伺機而動、靈活運用。
“現在你可有頭緒了?”吳辰和說道:“你也不用一定按照我的標準來,只是給你做一個參考而已,而且我可以很清楚的告訴你,我現在有這樣的認知和心態,不代表未來的認知或者心態就不會改變。”
說到這里,吳辰和稍微停頓了一下,才說道:“環境也好,崗位也罷,都會逼著你去做改變,只有提前主動去適應,去改變,往后的路才走得比較輕松。”
“每一個人的認知都不一樣,有可能受位置和環境的影響,自然而然所誕生的想法就會有所不同,比方說我們隔壁市的市委書記,他的為官之道未必就和我一樣,盡管我們兩個都是地級市一把手,但心態、手段、能力、認知都不是絕對的,特別是每個地方的‘市況’都不一樣,不是適用云煙市的政策就一定適用其他地級市。”
陳木沉默了,吳辰和說的話其實很好理解,但又不是很好理解,給人一種說出來很直面本質,但要做起來,卻很困難。
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陳木不知道吳辰和經歷了什么。
“現在,可以告訴我你的為官之道是什么了嗎?”吳辰和既然都說開了,他也很好奇陳木的為官之道,或者是真正的想法是什么。
有些人想法比較純粹,干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有些人想法可能會更復雜,比如既當官又想著發財,這幾乎屬于取死之道。
“師兄,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一個理,我在為誰做事。”陳木深深吸了口氣,補充道:“曾經老師問過我一個問題,我是這么回答他的。”
聽到這里,吳辰和的興趣頓時更加濃烈,他沒想到畢森林居然會問陳木這樣的問題。
“在我即將到福云縣任職之前,老師問我,想當多大的官?”
“你怎么回答?”吳辰和問道。
“我問老師,多大的官才叫大。”陳木則是笑著說道:“老師當時都被我問懵了。”
“你小子。”吳辰和心里感慨,估計也只有陳木才敢這么和畢森林說話了。
“官大不大,取決于手中的權力。”陳木突然說道,這也讓吳辰和的眉頭立馬皺了起來。
“我想做的,就一定可以成,我想干的就一定能干成,我不想做的,別人做不成,我不想干的,別人干不成。”陳木說道:“這是我當時回答老師的答案。”
“但一切的一切,都有一個前提,我是在為誰做事,是誰在給我發工資。”
“我的為官之道,是百姓需要我,我才是我。任何危害百姓和國家利益的人,都將是我陳木的敵人。”陳木的聲音鏗鏘有力,卻震撼了吳辰和的心靈。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