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阿部忠秋被迫辭去老中這一職后,北海艦隊沒有立即介入日本的事務,相反放松了對幕府的壓力。
或許,這樣反而可以讓酒井忠勝等人與阿部忠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而失去了阿部中秋的德川幕府,則是連出昏招。
繼出臺驅人的法令之后,酒井忠勝等人急于控制幕府軍隊,又開始大肆排擠阿部忠秋在軍中的黨羽。
這直接導致了幕府軍隊人心浮動,在關原的戰斗中,再次被由井正雪擊敗,而且是慘敗,一次被殲、被俘超過上萬人馬,進剿關原的幕府大軍潰退百里,才勉強重新穩住陣腳。
看到形勢大變,京都的天皇終于打定主意,公開出面支持由井正雪,此舉意義非同一般,在整個日本造成了巨大的震動。
長久以來,日本天皇雖然沒有實權,但有大義名分。
這個時候,德川家光剛死,新一代幕府將軍才十歲,酒井忠勝等人又出驅人的昏招,軍隊大敗。
再經日本天皇這一表態,投奔由井正雪的浪人更是大增。各藩國的大名也開始出現異動,對幕府的調令陽奉陰違,有的甚至直接拒絕執行。
整個日本暗流洶涌,大有變天的的感覺。對德川幕府而,形勢可謂是急轉直下,酒井忠勝等人開始荒神了;
各藩國的軍隊拒不聽令,搜集不來,前線的幾萬大軍又剛剛吃了敗仗,士兵低迷,謠四起。
保科正之驚亂之下,提出要把阿部忠秋請回來收拾殘局,酒井忠勝和松平信綱等人哪里肯啊。
如果這個時候把阿部忠秋請回來,豈不等于是承認自己很無能。一有事只能靠阿部保忠?
就算是死,酒井忠勝和松平信綱也不可能同意在這個時候把阿部忠秋請回來。
當然了,他們可不想真死,那怎么辦?眼前的危局總得盡快解決啊。
酒井忠勝、松平信綱,松平乘壽三人緊急商議之后,達成一至,決定由酒井忠勝出面,找傷勢稍為穩定了一些的秦國大使韋正道求助。
***
大秦,南京。
資政殿五日一次的常朝上,先是兵部上報海如風打敗莫臥兒王朝大軍。并請求朝廷把那些淘汰下來的二手武器轉賣奧特薩等國,遠洋艦隊奪取了錫蘭高朗步港,但荷蘭人的戰艦一直避而不戰的事實。
海軍大都督狄中行出班道:“陛下,印度的情況復雜,遠洋艦隊畢竟兵力有限,如果荷蘭人一直避而不戰,很可能對我大秦的海上商路造成巨大的威脅,臣建議,再調南海艦隊一半戰艦前往印度。以便盡快獲得印度的主導權。”
秦牧不置可否,轉頭問兵部尚書何亮道:“交趾、洞吾的戰事進展如何了?”
現在交趾和洞吾,其實還是戰亂不休,雖然主要是陸軍在負責指揮當地的仆從軍戰斗。但很多地方需要南海艦隊配合,要抽調南海艦隊的兵力前往印度,就不得不先考慮中南半島的局勢。
何亮出班答道:“啟奏陛下,目前戰事尚算順利。估計六年之內,就可以完成對中南半島土著的全面清剿。目前南海艦隊主要是巡防交趾沿岸,要抽調部分戰艦前往印度。大致不成問題。”
秦軍只占領了中南半島上幾個大城及附近主要的平原產糧區,目前在洞語組織了七萬仆從軍在清剿山區的土著,戰斗其實非常激烈,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人死于戰爭。
交趾也組織了近六萬的仆從軍,與殘余的反抗勢力作戰,可謂是戰火連天,只不過大秦在其中投入很少,主要是仆從軍與當地頑抗的土著在作戰,所以戰爭的勝敗沒有太牽動南京朝堂的神經。
大秦在中南半島甚至沒有置省,只改了一個商君城和王賁城,秦牧的意思是讓這樣的戰爭在中南半島打上個十年,大量消耗當地的人口,這聽起來很殘忍,但為了今后的長治久安,秦牧狠心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