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他,身居正處級要職,一身正氣,是“全國人大代表”與“全國政協委員”的雙重榮譽加身,更是劉家莊地區十幾萬民眾信賴的領頭羊。
這身份的轉變,讓他的氣質煥然一新,舉手投足間盡顯從容與風范。
有人會說,“扯淡,同樣一個人變化能有多大?”
這話不是瞎說,明馮夢龍的《醒世恒?賣油郎獨占花魁》中,有這樣一句:“此時朱重居移氣,養移體,儀容魁岸,非復幼時面目。”這句話的意思是,朱重因為地位和環境的變化,氣質和儀容也發生了改變。
所以說人的地位和環境是可以改變人地氣質的,修養或涵養也可以改變人的素質,謂人隨著地位待遇的變化而變化。
多年來,三大爺始終秉持著曹規蕭隨的謙遜態度,作為劉家莊的領導者,他非但未因地位而迷失,反而更加腳踏實地,緊隨劉之野的睿智步伐,穩健前行。
劉家莊今日的繁榮昌盛,首推劉之野的卓越貢獻,而緊隨其后,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便是劉元海。
他雖位居次席,但所付出的汗水與努力,卻是無人能及,堪稱劉家莊繁榮背后的堅實脊梁。
如今,劉元海毅然決定下放權力,甘愿退隱幕后,致力于實際事務的操持,此舉卻非劉之野及其族人所樂見。
他們心中,或許還期盼著劉元海能繼續引領大家,給村民們掌好舵。
于是眾人紛紛勸說起來:“三大爺,此事您或許操之過急了。姐夫他們正值青春,還需歷練幾年方能獨當一面。劉家莊這十幾萬人的生計,此刻還離不開您這位老舵手的掌舵啊。”
“是啊,三哥,之野說的對,您才五十出頭,還能帶領大伙兒繼續干上十幾年呢!”
“三大爺,我覺得還沒有做好接班的準備,您老再容我幾年……”
“是啊,老三,此事草率了,再等幾年吧!”
“……”
劉元海未曾料到,自己的提議竟遭遇了眾人的一致否決。他淡然一笑,語帶輕松:“我年過半百,已抱孫弄孫,確是時候卸下重擔了。再者,年輕人正值風華正茂,也該是他們嶄露頭角之時。”
三大爺家今年又添丁增口,添了一對孫子孫女,喜悅之情溢于表。
在劉家莊,這樣的家庭添丁進口已非個例,而是蔚然成風。
隨著劉家莊居民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新生嬰兒的誕生率屢破新高。
去年,劉家莊的人口增長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六四年時,本村戶籍人口穩定在2.52萬,而外來務工者不過5.78萬之眾。然而,僅僅一年之后,六五年到來,本村戶籍人口激增,躍升至3.5萬,外來人口更是逼近十萬大關,增長勢頭迅猛。
在這一萬新增人口中,新生兒占據了三分之一的比例,預示著劉家莊正迎來一個生育高峰期。
今年,這些新生兒已步入高出生率期,全年共有近四千名新生命在這片土地上誕生,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新的家庭成員到來,為劉家莊的未來注入了無限活力與希望。
隨著時光的推移,劉家莊迎來了源源不斷的新生命,這無疑給未來的教育事業鋪設了厚重的基石,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以幼兒園為例,短短數年間,已從昔日的一枝獨秀,繁衍至如今的三足鼎立,且據聞明年還將有兩所新園拔地而起,預示著幼教資源的蓬勃擴張。
再看小學教育,劉家莊小學亦經歷了從單一到雙軌的蛻變,一分為二,成為劉家莊一小與二小,而未來藍圖上,三小、四小的身影也隱約可見,預示著教育版圖的持續擴張。
至于初中與高中,雖目前尚屬獨苗,但鑒于劉家莊地區經濟實力的穩步提升與孩子們升學率的顯著攀升,增設新校的日子已是指日可待,教育的春天正悄然降臨這片熱土。
劉家莊以其對教育的深切重視聞名遐邇,自數年前起,便率先推行成人教育,隨后緊跟步伐,普及義務教育,深耕職業教育,并矢志不渝地推動高等教育發展。
這一系列舉措,構成了劉家莊堅定不移的國策基石,歷久彌新,彰顯著這片土地對知識的無限渴望與追求。
為了推動今后的文化教育,師資力量的缺乏也成為了迫在眉睫的大事。
劉家莊需要建設一座師范類的專科學校,就成為了今后教育領域的重點大事。
這是劉家莊地區,繼中醫藥專科學校、農牧業專科學校、高級技工學校、京城二中分校后的又一個重點教育項目。
劉家莊經濟繁榮,村民富足,這里的孩子普遍享有良好的教育機會。至少,他們都會完成初中的學業。
對于那些學業稍遜一籌的孩子,他們也有出路,能夠進入村里的工廠,開始職業生涯或者過兩年就去參軍。
而大多數孩子,則能夠繼續深造,踏入高中的門檻,進而在專科學校里錘煉一技之長,為未來鋪就堅實的道路。
今年,劉家莊在圓滿完成國家利稅上繳任務后,經過精細的財務規劃,不僅預留了明年各項事業的追加預算,還確保了充足的發展備用金。令人驚喜的是,即便如此,村莊的財政賬戶上仍穩穩地躺著4千余萬元的盈余。
這一喜訊無疑為劉家莊的村民們帶來了新年的第一縷春風,預示著今年又將是一個豐收與富足的年份。
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紛紛議論著如何利用這筆資金村里如何發放,也讓自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加上,各家平時的收入,劉家莊地區人均收入不會低于3000元。
這還只是一些普通老百姓們的收入,像“樣式雷”這樣靠著技術吃飯的家庭,人均收入不會低于5000元。
像劉之野大伯這樣全家都是管理層的家庭,收入只會更高。
今年,劉家莊的村民們注定要過一個實實在在的“肥年”。
這誰見了能不眼紅?
所以,能拿到劉家莊的戶籍,對外來人的吸引力真是無比誘人地。
現今的劉家莊戶籍,門檻非常高。欲獲此地戶籍,唯有四種途徑可選:其一,乃技藝超群、學識淵博之士,通過技術文化教育落戶;其二,則是通過聯姻,與本村村民結親,獲得戶籍;其三,則為對劉家莊有卓越貢獻者,方有機會被慷慨贈予本村戶籍,以示嘉獎。
最后,就是在劉家莊的工廠企業里上班,然后有機會夠買廠里建設的房子落戶。不過這只是小數,只有極個別企業才有建房計劃。
除此之外,托關系找人送禮,這些投機取巧的手段根本就不好使。因為,不符合條件的人士,劉家莊有自己的戶籍管理制度,誰說都不好使。
曾經,閆埠貴就跟劉之野隱晦的提起過,想全家遷來劉家莊里居住。
劉之野果斷地拒絕了這一提議。面對閆埠貴夫婦,情況尚算簡單,畢竟他是位教書育人的良師,劉家莊正求賢若渴。
然而,一旦涉及他龐大的家庭,全員遷入劉家莊,便顯得有違常理,難以服眾。
劉之野雖有能力促成此事,但他深知不可輕易逾越既定的界限,以免動搖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秩序。
(本章完)_c